字典帮 >古诗 >山居七咏·瑞萱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9-11

山居七咏·瑞萱堂

宋代  方岳  

携得春归通德门,等閒万木亦沾恩。
母桃未熟蓬莱浅,连夜吹开堂北萱。

山居七咏·瑞萱堂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山居七咏·瑞萱堂翻译及注释

《山居七咏·瑞萱堂》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携得春归通德门,
等闲万木亦沾恩。
母桃未熟蓬莱浅,
连夜吹开堂北萱。

诗意:
这首诗词以山居为题,描绘了一个安静恬淡的山居生活场景。诗人带着春天的归来进入了通德门,暗示他的生活富有德行和道德的充实。即使是平常的万木,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恩泽,显示了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提到的母桃未熟和蓬莱浅,暗示诗人的世界是一个纯净、简朴的境地,没有炫丽和浮华的装饰。最后一句描述了夜晚的时候,北堂的萱花在微风中轻轻吹开,给整个山居增添了一丝祥和和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山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通德门象征着诗人修身养性的境地,他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宁和高尚的品德。万木沾恩的描写,显示了自然界的包容和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彰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母桃未熟蓬莱浅的比喻,展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朴实、纯净的生活态度,不被世俗的繁华所迷惑。最后一句描绘了夜晚里的安详景象,北堂的萱花在微风中吹开,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纯粹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示了他对和谐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山居七咏·瑞萱堂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jū qī yǒng ruì xuān táng
山居七咏·瑞萱堂

xié dé chūn guī tōng dé mén, děng xián wàn mù yì zhān ēn.
携得春归通德门,等閒万木亦沾恩。
mǔ táo wèi shú péng lái qiǎn, lián yè chuī kāi táng běi xuān.
母桃未熟蓬莱浅,连夜吹开堂北萱。


相关内容11:

别群玉同舍

离括日子安汤卿子贯同宿天宁

赵玉汝自作戏墨见寄各题六言其上·鸜鹆

次韵酬因胜老

部索印纸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病目
    病眸未老已昏眵,近废秋堂几卷书。世事难看宁闭却,人生自扰正纷如。棋声久避灯前雨,菜本犹堪月......
  • 邵武宴进士致语口号
    礼乐当年鲁两生,一经科目共春城。数回地脉中兴相,文动天象正奏名,诏墨泥香题得湿,恩袍草色坐......
  • 食猫笋
    此君乃有宁馨儿,犀角丰盈玉不如。老去烟姿元耸壑,生来风骨已专车。诗肠惯识猫头笋,食指宁知熊......
  • 观稼西庵用文懿壁韵
    太平只是丰年做,山雨不休公出游。卷野晴云堆作堵,翻匙香雪滑如流。人行黄犊夕阳外,诗在丹枫古......
  • 挽彭制机
    场屋峥嵘气,虽平岂易干。江湖双鬓古,师友一灯寒。戍柝犹传檄,渔烟自钓竿。极知书有种,吾道未......
  • 种桂
    山翁不办碧油幢,办与秋风斸老椿。嚼雪未论香世界,眠云已惬月轩窗。谁分兔臼玉千杵,不费鸿门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