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舟过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阳枋
2025-07-20

舟过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

宋代  阳枋  

万里扁舟归自东,干戈满地路难通。
弟兄一榻聊相对,叔侄双头未许同。
峡入三游千太险,水连西蜀百忧空。
家山桃李期堪数,共约花间酌晚风。

舟过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作者简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舟过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翻译及注释

《舟过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扁舟归自东,
干戈满地路难通。
弟兄一榻聊相对,
叔侄双头未许同。
峡入三游千太险,
水连西蜀百忧空。
家山桃李期堪数,
共约花间酌晚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舟行千里归家的场景,作者通过舟行途中的景物和与亲人的相聚,表达了对战乱和苦难的反思,以及对家园和亲情的思念和向往。诗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家园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舟行归家的场景,以及诗人与亲人的相聚,展示了作者对和平与亲情的渴望。在战乱纷扰的时代,万里扁舟从东方归来,道路上充满着干戈和战火,行进困难重重。然而,诗人在舟上与亲人相对一榻,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安慰。然而,叔侄之间的相聚却受到了限制,他们还未能共享天伦之乐。诗人进入了三游峡,千太险的险境,水连西蜀,百忧空空。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困惑和无奈,战乱使得家园变得危险和不安,而心系家园的诗人却无能为力。然而,诗人依然对家园的景物充满期待和思念,期待着家山上的桃李花开,这也象征着对和平的向往和美好未来的希冀。最后,诗人与亲人约定在花间相聚,共同品味晚风,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和平、温馨和家庭幸福的向往和期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舟行归家的场景,以及对亲情、家园和和平的思念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战乱时代的反思。这首诗词既有对世态炎凉的思考,又有对家庭温暖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希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舟过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拼音读音参考

zhōu guò sān yóu dòng zhī suì tuō bīng huǒ yǐ xǐ fù
舟过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

wàn lǐ piān zhōu guī zì dōng, gān gē mǎn dì lù nán tōng.
万里扁舟归自东,干戈满地路难通。
dì xiōng yī tà liáo xiāng duì, shū zhí shuāng tóu wèi xǔ tóng.
弟兄一榻聊相对,叔侄双头未许同。
xiá rù sān yóu qiān tài xiǎn, shuǐ lián xī shǔ bǎi yōu kōng.
峡入三游千太险,水连西蜀百忧空。
jiā shān táo lǐ qī kān shù, gòng yuē huā jiān zhuó wǎn fēng.
家山桃李期堪数,共约花间酌晚风。


相关内容11:

看蒋玉父有珍炙膏肓

昆岳有佳人四章寿黄循斋

寄丁丞相

登六和塔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寿涪州李汉辅使君
    见得州如斗大轻,间将五马击榕阴。两江波上千家月,万卷堂中一片心。尚笑龚黄为计浅,更寻伊洛问......
  • 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
    人心显者道心微,体认深时始得知。若不沈潜梅至理,虽多言语亦奚为。...
  • 赠川官五星先生
    谈星这士如星密,得似川官万之一。雅筹到手疾如飞,口觜翻澜眼波碧。相逢笑问雌甲辰,掀髯怂惥曲......
  • 南乡子
    野景有谁收。只在苍鸥白鹭洲。风树飘摇云树暗,衣飕。目断青天天际头。壮志世难酬。丹桂红蕖又晚......
  • 句
    可堪收拾归屏枕,颇欲浮沈付酒杯。...
  • 赋赵守接竹引岩泉
    冰丝实瑟无胶柱,事省庭空引泉注。为有心随水色清,从教竹傍山腰去。循除虢虢潺湲,华襟湛彻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