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咏桃诗诗意和翻译_南北朝诗人沈约
2025-07-19

咏桃诗

南北朝  沈约  

风来吹叶动。
风动畏花伤。
红英已照灼。
况复含日光。
歌童暗理曲。
游女夜缝裳。
讵诚当春泪。
能断思人肠。

咏桃诗作者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咏桃诗翻译及注释

《咏桃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来吹叶动。
风动畏花伤。
红英已照灼。
况复含日光。
歌童暗理曲。
游女夜缝裳。
讵诚当春泪。
能断思人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主题是桃花。诗人通过描写风吹动树叶、桃花含苞待放的情景,表达了桃花在春风中的娇媚和脆弱。桃花红艳欲滴,映照出明媚的阳光。在这美好的春光中,歌童在暗中调弄乐曲,游女在夜晚缝制衣裳。然而,诗人也隐含了一丝伤感和思念之情,暗示着桃花的美丽和短暂,以及人们的离别和思念之苦。

赏析:
《咏桃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含的情感,展现了春天和桃花的美好。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风吹动树叶的景象与桃花的娇媚相结合,表达了桃花在春风中的脆弱和容易受伤的特性。桃花红英已经照亮了四周,更加美丽耀眼。诗中的歌童和游女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使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多彩。然而,诗人在描绘美好的同时,也以一种暗示的方式表达了离别和思念之情。诗中的“讵诚当春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以及桃花美丽而短暂的寓意。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桃花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离别、思念的痛苦表达。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示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触动。

咏桃诗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táo shī
咏桃诗

fēng lái chuī yè dòng.
风来吹叶动。
fēng dòng wèi huā shāng.
风动畏花伤。
hóng yīng yǐ zhào zhuó.
红英已照灼。
kuàng fù hán rì guāng.
况复含日光。
gē tóng àn lǐ qū.
歌童暗理曲。
yóu nǚ yè fèng shang.
游女夜缝裳。
jù chéng dāng chūn lèi.
讵诚当春泪。
néng duàn sī rén cháng.
能断思人肠。


相关内容11:

言默吟

咏鹿葱诗

梁明堂登歌 歌白帝辞

再用晴窗气暖墨花春谢王胜之谏议惠金雀砚

梁鼓吹曲 鹤楼峻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所失吟
    所失弥多所得微,中间赢得一嘘欷。人荣人悴乃常理,花谢花开何足追。偶尔相逢却相别,乍然同喜又......
  • 答友人
    何者名为善处身,非唯能武又能文。可行可止存诸已,或是或非系在人。遍数古来贤所得,历观天下事......
  • 忧喜吟
    大喜与大忧,二者莫能寐。二者若能寐,何忧事不治。...
  • 梁宗庙登歌 二
    殷兆玉筐。周始邠王。于赫文祖。基我大梁。肇土七十。奄有四方。帝轩百祀。人思未忘。永言圣烈。......
  • 咏帐诗
    甲帐垂和璧。螭云张桂宫。隋珠既吐曜。翠被复含风。...
  • 泛永康江诗
    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临睨信永矣。望美暧悠哉。寄言幽闺妾。罗袖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