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高节亭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9-08

题高节亭颂

宋代  黄庭坚  

松风竹雨共谈空,楼阁参差古叠重。
急水滩头道人住,亦如前佛在因中。

题高节亭颂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题高节亭颂翻译及注释

《题高节亭颂》是宋代文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松风竹雨共谈空,
楼阁参差古叠重。
急水滩头道人住,
亦如前佛在因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致相结合的画面,通过描绘松风和竹雨,表现了山水景色的空灵和宁静。楼阁错落有致,形成了古老而重叠的景观,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

诗中提到了"急水滩头道人住",意指在急流的滩头有一位居住的道士。这里的道人象征着返璞归真的修行者,他在急流之旁静心修行,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诗句提到"亦如前佛在因中",表达了道人的修行境界与佛教中的因果律相通。这里的佛教意象与道家修行相呼应,强调了修行者与自然、与因果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道人的修行状态,表达了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黄庭坚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修行者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清静宁和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词流畅而简洁,运用意象丰富、语言精练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修行境界的追求。

题高节亭颂拼音读音参考

tí gāo jié tíng sòng
题高节亭颂

sōng fēng zhú yǔ gòng tán kōng, lóu gé cēn cī gǔ dié zhòng.
松风竹雨共谈空,楼阁参差古叠重。
jí shuǐ tān tóu dào rén zhù, yì rú qián fú zài yīn zhōng.
急水滩头道人住,亦如前佛在因中。


相关内容11:

题醒心轩

次韵答邵之才

题花光老为曾公卷作水边梅

贵耳贱目谜

秋怀 其五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感慨 其三
    故国江都郡,繁华旧不同。衣冠移习气,鼓角动悲风。柳倚消光碧,花连野色红。放怀沽一碎,世事委......
  • 大风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 村居 其一
    辟世忘时势,茅庐傍小溪。灌畦晴抱瓮,接树湿封泥。乳鹿依花卧,幽禽过竹啼。新诗随外得,不用别......
  • 戏答欧阳诚发奉议谢余送茶歌
    欧阳子,出阳山。山奇水怪有异气,生此突兀熊豹颜。饮如江入洞庭野,诗成十手不供写。老来抱璞向......
  • 梅花 其六
    老干渍清霜,寒梢挂新月。徐徐暗香来,可是春机泄?...
  • 公择用前韵嘲戏双井
    万仞峰前双井坞,婆娑曾占早春来。如今摸索苍龙璧,沈井铜缾漫学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