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濬上人归扬州禅智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权德舆
2025-07-24

送濬上人归扬州禅智寺

唐代  权德舆  

蠹露宗通法已传,麻衣筇杖去悠然。
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

送濬上人归扬州禅智寺作者简介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送濬上人归扬州禅智寺翻译及注释

《送濬上人归扬州禅智寺》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蠹露宗通法已传,
麻衣筇杖去悠然。
扬州后学应相待,
遥想幡花古寺前。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权德舆送别濬上人回到扬州禅智寺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上人的祝福和对古寺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濬上人的祝福和对扬州禅智寺的思念之情。

首句“蠹露宗通法已传”意指濬上人在禅宗法理上已经获得通达,具备了传授法义的能力。蠹露是佛经中的一种虫类,寓意着佛法的深奥和神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濬上人在修行上的成就和对他对佛法的传承能力的肯定。

接下来的两句“麻衣筇杖去悠然”,描述了濬上人离开的情景。麻衣和筇杖是出家人修行的象征,这里表示濬上人已经准备好离开,迈向自己的修行之路。悠然则表达了他离去的从容和淡定。

接着的两句“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表达了作者对濬上人回到扬州后学的关注和期待,并回忆起古寺前的幡花景象。扬州后学指的是濬上人的弟子或学生们,应该以礼待他的归来。幡花是佛寺前的旗帜和花朵,这里通过遥想古寺前的幡花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和佛寺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濬上人的尊重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对佛法修行和古寺的向往和思念。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离别情景,以及作者对禅宗传承和学术发展的关注和期待。

送濬上人归扬州禅智寺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jùn shàng rén guī yáng zhōu chán zhì sì
送濬上人归扬州禅智寺

dù lù zōng tōng fǎ yǐ chuán, má yī qióng zhàng qù yōu rán.
蠹露宗通法已传,麻衣筇杖去悠然。
yáng zhōu hòu xué yīng xiāng dài, yáo xiǎng fān huā gǔ sì qián.
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


相关内容11:

野园献果呈员外

暮秋言怀

题表丈三大夫书斋

七夕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云师山房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 立秋日悲怀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更伤春月过,私服示......
  • 和权载之离合诗
    咏歌有离合,永夜观酬答。笥中操彩笺,竹简何足编。意深俱妙绝,心契交情结。计彼官接联,言初并......
  • 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城门院在遗补院东)
    与君相识处,吏隐在墙东。启闭千门静,逢迎两掖通。罢官多暇日,肄业有儒风。归去尘寰外,春山桂......
  • 送映师归本寺
    还归柳市去,远远出人群。苔甃桐花落,山窗桂树薰。引泉通绝涧,放鹤入孤云。幸许宗雷到,清谈不......
  • 燕居
    秋斋膏沐暇,旭日照轩墀。露重芭蕉叶,香凝橘柚枝。简书随吏散,宝骑与僧期。报国得何力,流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