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崔端公园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7-22

题崔端公园林

唐代  李端  

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
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
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

题崔端公园林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题崔端公园林翻译及注释

《题崔端公园林》是一首唐代李端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士爱清辉,
开门向翠微。
抱琴看鹤去,
枕石待云归。
野坐苔生席,
高眠竹挂衣。
旧山东望远,
惆怅暮花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崔端公园林中的景象和心情。诗人描述了一个高尚的人士,他热爱清新明亮的景色,在清晨打开门户迎接清晨的微风。他怀抱着琴,注视着飞翔的鹤,期待云归。他在野外坐着,茵苔已经长满了他的坐席,晚上他高高地躺在竹榻上,衣服悬挂在竹子上。他远眺着东方的旧山,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看着夕阳下的花儿飞舞,感慨万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崔端公园林为背景,通过描写清晨的景色、飞翔的鹤、苔生的席子和晚上的竹榻,展示了一个追求宁静和纯粹的高尚人士的生活态度。诗中的"上士"一词指的是有高尚品德和情操的人,他们追求清净和高雅的生活。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纯净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人的思乡之情也是这首诗的重要主题之一。他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以望远山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看着夕阳下的花儿飞舞,感到惆怅和伤感。这种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痛。

整首诗情感细腻而内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细腻的表达,展示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纯净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在艺术上融合了自然景色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展示了唐代诗人的独特才华。

题崔端公园林拼音读音参考

tí cuī duān gōng yuán lín
题崔端公园林

shàng shì ài qīng huī, kāi mén xiàng cuì wēi.
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
bào qín kàn hè qù, zhěn shí dài yún guī.
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
yě zuò tái shēng xí, gāo mián zhú guà yī.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
jiù shān dōng wàng yuǎn, chóu chàng mù huā fēi.
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


相关内容11: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

送郎士元使君赴郢州

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一作陈羽诗)

送王录事赴任苏州(即舍人堂弟)

下楼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九日同司直九叔崔侍御登宝鸡南楼
    把菊叹将老,上楼悲未还。短长新白发,重叠旧青山。霜气清襟袖,琴声引醉颜。竹林唯七友,何幸亦......
  • 至德中赠内兄刘赞
    时难访亲戚,相见喜还悲。好学年空在,从戎事已迟。听琴泉落处,步履雪深时。惆怅多边信,青山共......
  • 雨雪曲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若看关头下,长榆叶......
  • 书情上大尹十兄
    紫陌绝纤埃,油幢千骑来。剖辞纷若雨,奔吏殷成雷。圣泽初忧壅,群心本在台。海鳞方泼剌,云翼暂......
  • 送耿拾遗湋使江南括图书
    驱传草连天,回风满树蝉。将过夫子宅,前问孝廉船。汉使收三箧,周诗采百篇。别来将有泪,不是怨......
  • 龟负图(东都试)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作瑞旌君德,披文协帝谟。乘流喜得路,逢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