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包尊师山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长卿
2025-07-24

过包尊师山院

唐代  刘长卿  

景点  抒情  生活  

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
杏花谁是主,桂树独留君。
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
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过包尊师山院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过包尊师山院翻译及注释

过包尊师山院

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
杏花谁是主,桂树独留君。
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
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中文译文:

经过包尊师的山庄

曾经在这里相识,如今又听到了吹箫声。
那些盛开的杏花,是谁主人?只有独自留在这里的桂树才知道。
临着红玉一样的井水漱洗,与白云下棋一样畅快。
如今我写下这些经书,不再为财富名利而担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包尊师的山庄时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包尊师的生活和庄园景观,反映了作者对友谊、自然和修行的思考与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包尊师的尊敬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通过“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与包尊师之间曾经的交往和再次相见的喜悦。在杏花和桂树的对比中,凸显了唐代文人对桂树的喜爱和尊崇。

同时,诗中的“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喧嚣的世界中,作者找到了一方寂静的环境,借此与自然相融合,修身养性。最后的“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表明了作者对追求道德修养和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与名利不再重要。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包尊师山庄的自然景观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友谊、自然和修身的情感和观点。同时,通过对物象的运用和抒发内心的深刻感悟,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过包尊师山院拼音读音参考

guò bāo zūn shī shān yuàn
过包尊师山院

mài yào céng xiāng shí, chuī xiāo cǐ fù wén.
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
xìng huā shuí shì zhǔ, guì shù dú liú jūn.
杏花谁是主,桂树独留君。
shù yù lín dān jǐng, wéi qí fǎng bái yún.
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
dào jīng jīn wèi xiě, bù lǜ xī é qún.
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相关内容11:

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

贻从军行

和州留别穆郎中

陪王明府泛舟

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对酒寄严维
    陋巷喜阳和,衰颜对酒歌。懒从华发乱,闲任白云多。郡简容垂钓,家贫学弄梭。门前七里濑,早晚子......
  • 奉饯元侍郎加豫章采访兼赐章服(时初停节度)
    任重兼乌府,时平偃豹韬。澄清湘水变,分别楚山高。花对彤襜发,霜和白雪操。黄金装旧马,青草换......
  • 题独孤使君湖上林亭
    出树倚朱阑,吹铙引上官。老农持锸拜,时稼卷帘看。水对登龙净,山当建隼寒。夕阳湖草动,秋色渚......
  • 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
    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幸论开济力,已实海......
  • 寄李侍御
    旧国人未归,芳洲草还碧。年年湖上亭,怅望江南客。骢马入关西,白云独何适。相思烟水外,唯有心......
  •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寒釭
    向夕灯稍进,空堂弥寂寞。光寒对愁人,时复一花落。但恐明见累,何愁暗难托。恋君秋夜永,无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