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悲哉行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昌龄
2025-09-07

悲哉行

唐代  王昌龄  

悲哉行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悲哉行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悲哉行翻译及注释

《悲哉行》

勿听白头吟,
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
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
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
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
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
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
辞君永飞遁。
—————————————————————————
中文译文:
不要听那些白发人吟诗,
世间的忧愁与怨恨易发生。
若非我这浪子身世,
怎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往北攀登太行山,
站在风中感受吹拂。
长云飘荡数千里,
转瞬间消失肤寸。

看着它微小又短暂的存在,
精神的意义难以言表。
百年光阴不容停息,
生活的奇妙蔓延于此处。

终于领悟到了海上的人,
告别君王永远逃跑。
—————————————————————————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反叛和追求个人理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和人生无常的反思。诗中通过对生命短暂的描绘,强调了人生的脆弱和无常,以及个人努力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渴望。

诗的开头勉励人们不要听从那些年老的人吟诗,意味着他们的诗词可能会满怀忧愁和怨恨,不可轻信。接着,诗人以自我身份介入,表达了他是一个放浪的人,只有摆脱社会束缚,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之后,诗人描述了北上太行山的景色,描绘了长云飘动的壮丽景象。但是,他也指出了云的存在是如此微小和短暂,人们很难从中获得任何深刻的意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新的觉悟。他认识到生命短暂,百年光阴不能停息,所以要追求生活中为自己带来乐趣和意义的事情。他告别了君主和权力,选择了永远逃离。

整体而言,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痛苦和追求个人理想的渴望,呼吁人们摆脱世俗纷扰,追逐内心的自由和幸福。

悲哉行拼音读音参考

bēi zāi xíng
悲哉行

wù tīng bái tóu yín, rén jiān yì yōu yuàn.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ruò fēi cāng láng zi, ān dé cóng suǒ yuàn.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běi shàng tài háng shān, lín fēng yuè chuī wàn.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cháng yún shù qiān lǐ, shū hū hái fū cùn.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guān qí wēi miè shí, jīng yì mò néng lùn.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bǎi nián bù róng xī, shì chù shēng yì màn.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shǐ wù hǎi shàng rén, cí jūn yǒng fēi dùn.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相关内容11:

送人随大夫和蕃

重过宣峰寺山房,寄灵一上人

读前汉外戚传

田家

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
    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洞澈万顷陂,昂藏千......
  • 洛桥送别
    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远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一听南津曲,分明散......
  •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京邑多欢娱,衡湘暂......
  • 河上逢落花
    河水浮落花,花流东不息。应见浣纱人,为道长相忆。...
  • 留别武陵袁丞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谁识马将军,忠贞抱......
  • 送沈芳谒李观察求仕进
    往日长安路,欢游不惜年。为贪卢女曲,用尽沈郎钱。身老方投刺,途穷始著鞭。犹闻有知己,此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