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鹧鸪天(腊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赵长卿
2025-07-24

鹧鸪天(腊夜)

宋代  赵长卿  

鹧鸪天  

宝篆龙煤烧欲残。
细听铜漏已更阑。
纱窗斜月移梅影,特地笼灯仔细看。
幽梦断,旧盟寒。
那时屈曲小屏山。
风光得似而今不,肯把花枝作等闲。

鹧鸪天(腊夜)作者简介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鹧鸪天(腊夜)翻译及注释

《鹧鸪天(腊夜)》是宋代赵长卿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宝篆龙煤烧欲残。
细听铜漏已更阑。
纱窗斜月移梅影,
特地笼灯仔细看。
幽梦断,旧盟寒。
那时屈曲小屏山。
风光得似而今不,
肯把花枝作等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腊月夜晚的景色和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赏析:
首两句"宝篆龙煤烧欲残,细听铜漏已更阑"描绘了夜晚的时光已经过去,宝篆龙煤已经燃尽,铜漏声也已经停歇。这里通过宝篆龙煤和铜漏的描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寂静。

接下来的两句"纱窗斜月移梅影,特地笼灯仔细看"描绘了月光透过纱窗斜照,移动的月光在梅花的影子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月光和梅影的描绘,创造了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氛围。特地点亮的灯光更加突出了这种幽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幽梦断,旧盟寒。那时屈曲小屏山"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幽梦断和旧盟寒表明往昔的幽梦已经破碎,曾经的盟约也已冷淡。"那时屈曲小屏山"则是指过去与心爱之人在山中的幸福时光,此刻已成过眼烟云。

最后两句"风光得似而今不,肯把花枝作等闲"表达了诗人对现实风光的冷淡和对花枝的不再重视。诗人认为现在的风光虽然也美丽,但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引起他的兴趣和关注。他不再愿意将花枝看作是普通的事物。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了一个腊夜的静谧景象,通过对时间流逝、月光、梅影和回忆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生活的冷淡。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

鹧鸪天(腊夜)拼音读音参考

zhè gū tiān là yè
鹧鸪天(腊夜)

bǎo zhuàn lóng méi shāo yù cán.
宝篆龙煤烧欲残。
xì tīng tóng lòu yǐ gēng lán.
细听铜漏已更阑。
shā chuāng xié yuè yí méi yǐng, tè dì lóng dēng zǐ xì kàn.
纱窗斜月移梅影,特地笼灯仔细看。
yōu mèng duàn, jiù méng hán.
幽梦断,旧盟寒。
nà shí qū qǔ xiǎo píng shān.
那时屈曲小屏山。
fēng guāng dé shì ér jīn bù, kěn bǎ huā zhī zuò děng xián.
风光得似而今不,肯把花枝作等闲。


相关内容11:

清平乐

浣溪沙(母氏生辰,老者同在舟中)

蝶恋花(三月上巳应制)

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

沁园春(晁共道侍郎生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忆秦娥
    西风节。碧云卷尽秋宵月。秋宵月。关河千里,照人离别。尊前俱是天涯客。那堪三载遥相忆。遥相忆......
  • 野庵曲
    野叟最昏迷。叹世间、光阴奔走如驰。逢这闲时。忽寻忖、一生里事都非。从头到尾。都改了、重立根......
  • 生查子
    梁空燕委巢,院静鸠催雨。香润上朝衣,客少闲谈尘。鬓边千缕丝,不是吴蚕吐。孤梦泛潇湘,月落闻......
  • 诉衷情(重台梅)
    檀心刻玉几千重。开处对房栊。黄昏淡月笼艳,香与酒争浓。宜轻素,鄙轻红。思无穷。化工著意,南......
  • 念奴娇(梅)
    兰枯菊槁。是返魂香入,江南春早。谷静林幽人不见,梦与梨花颠倒。雪刻檀心,玉匀丰颊,妆趁严钟......
  • 水调歌头(除夕)
    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但惜年从节换,便觉身随日老,踪迹尚沈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