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日在梧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9-12

秋日在梧桐

宋代  王安石  

秋日在梧桐,转阴如急毂。
冥冥蔽中庭,下视今可暴。
高蝉不复嘒,稍得寒鸦宿。
百绕有衰翁,行歌待春绿。

秋日在梧桐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日在梧桐翻译及注释

诗词:《秋日在梧桐》

秋日在梧桐,转阴如急毂。
冥冥蔽中庭,下视今可暴。
高蝉不复嘒,稍得寒鸦宿。
百绕有衰翁,行歌待春绿。

中文译文:
秋天的日子来到了梧桐树下,天空阴云密布像急转的车轮。
漆黑的阴影覆盖了中庭,往下看,现在的景象令人感到忧虑。
高处的蝉儿再也不唱鸣,只有几只寒鸦在栖息。
周围百转的景物中,有一个衰老的老人,他边行走边唱着等待春天的歌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思考。诗中的梧桐树、阴云、寒鸦等形象,都象征着秋天的凄凉和衰老。诗人通过描写这些景物,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秋日在梧桐》是王安石的一首短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寂静的氛围。梧桐树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之一,象征着孤独和衰老。诗中的转阴、冥冥蔽中庭等描写,给人以明暗交替的视觉冲击,传达出秋天的阴郁和无力感。高蝉不再鸣唱,寒鸦宿栖,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寂寥和凋零。而百绕有衰翁,行歌待春绿的描写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揭示了生命的延续与循环的意味。整首诗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给人以深沉的思索和感慨。

秋日在梧桐拼音读音参考

qiū rì zài wú tóng
秋日在梧桐

qiū rì zài wú tóng, zhuǎn yīn rú jí gǔ.
秋日在梧桐,转阴如急毂。
míng míng bì zhōng tíng, xià shì jīn kě bào.
冥冥蔽中庭,下视今可暴。
gāo chán bù fù huì, shāo dé hán yā sù.
高蝉不复嘒,稍得寒鸦宿。
bǎi rào yǒu shuāi wēng, xíng gē dài chūn lǜ.
百绕有衰翁,行歌待春绿。


相关内容11:

生日次韵南郭子二首

送董伯懿归吉州

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

省兵

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
  • 题山寺扉
    口衔天宪手持钧,已是龙墀第一人。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
  • 赐也
    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 次吴氏女子韵
    孙陵西曲岸乌纱,知汝凄凉正忆家。人世岂能无聚散,亦逢佳节且吹花。...
  • 书静照禅师塔
    简老已归黄土陌,渊师今作白头翁。百忧三十余年事,陈迹山林草野中。...
  • 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
    开国桐乡已白头,国人谁复记前游。故情但有吴塘水,转入东江向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