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9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宋代  苏轼  

中州腊尽春犹浅,只有梅花最可怜。
坐遣牡丹成俗物,丰肌弱骨不成妍。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翻译及注释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州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仍然不够深远,只有梅花最为可怜。坐在这里看着牡丹,它已经变得平凡而不起眼,丰满的花容和柔弱的花骨无法成就它的美丽。

这首诗词以黄州春日为背景,通过对梅花和牡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中的美与平凡之间的思考。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开放,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而牡丹则因为过于普遍而失去了独特的价值。作者通过对这两种花的对比,抒发了对于美的追求和对平凡事物的思考。

这首诗词赏析中融入了对于花卉的写景,通过对梅花和牡丹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美的独特见解。梅花作为寒冬中的独特存在,被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质,成为作者心目中最可怜、最令人感动的存在。相比之下,牡丹虽然花容丰满,但因为过于普遍,失去了自己的魅力与价值。通过对梅花和牡丹的对比,作者传达了对于独特与平凡的思考,呼唤人们在追求美的同时,要珍惜身边的平凡事物。

苏轼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美与平凡之间的反思,引发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这首诗词在表达深情之余,也流露出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与无奈,作者试图通过对梅花和牡丹的描绘,唤起人们对于美的珍惜和对于平凡事物的重视。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共鸣。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拼音读音参考

huáng zhōu chūn rì zá shū sì jué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zhōng zhōu là jǐn chūn yóu qiǎn, zhǐ yǒu méi huā zuì kě lián.
中州腊尽春犹浅,只有梅花最可怜。
zuò qiǎn mǔ dān chéng sú wù, fēng jī ruò gǔ bù chéng yán.
坐遣牡丹成俗物,丰肌弱骨不成妍。


相关内容11: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

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卢山五咏 饮酒台

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近闻莘老、公择皆逝,故有此句。)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
  •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
    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
  • 书韩干牧马图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
  • 司命宫杨道士息轩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黄金几时成,白发日夜出。开眼三千秋,速如驹......
  • 陪欧阳公燕西湖
    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湖边草木新着霜,芙蓉晚菊争......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清风初号地籁,明月自写天容。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