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10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宋代  苏轼  

曳杖青苔岸,系船枯柳根。
德公方上冢,季路独留言。
已占蒲鱼港,更开松菊园。
从兹来往数,儿女自譍门。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翻译及注释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曳着杖子走在长满青苔的岸边,系着船只在枯柳的根部。贤德的贾收已经上冢,只有他的儿子留下了字迹。曾经占据蒲鱼港,又开辟了松树和菊花的园子。从那时起,往来的人数不胜数,而贾收的子孙们自豪地守护着门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乘船经过贾收水阁的情景。贾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他已经去世,只有他的儿子留下了一些字迹。诗人描述了岸边的景色,青苔覆盖着地面,船只系在枯柳的根部。通过描述贾收的墓地和园子,诗人表达了对贾收的敬仰和景仰之情。他提到贾收的子孙们守护门户,暗示着贾收一家的声望和地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景物和叙述故事,展示了苏轼对贾收的景仰和敬意。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岸边青苔的清新和船只系在枯柳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同时,他通过提及贾收已故和儿子留下字迹的情节,表达了对贾收的敬慕和怀念之情。诗中的蒲鱼港、松树和菊花园象征着贾收的荣誉和成就,而贾收的子孙们守护门户的形象则凸显了贾收一家的家族地位和声望。整首诗词既展示了苏轼对贾收的景仰之情,又体现了家族尊严和传承的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苏轼对贾收的景仰之情,并通过贾收一家的故事,探讨了家族的传承和尊严的主题。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chéng zhōu guò jiǎ shōu shuǐ gé, shōu bù zài, jiàn qí zi, sān shǒu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yè zhàng qīng tái àn, xì chuán kū liǔ gēn.
曳杖青苔岸,系船枯柳根。
dé gōng fāng shàng zhǒng, jì lù dú liú yán.
德公方上冢,季路独留言。
yǐ zhàn pú yú gǎng, gèng kāi sōng jú yuán.
已占蒲鱼港,更开松菊园。
cóng zī lái wǎng shù, ér nǚ zì yīng mén.
从兹来往数,儿女自譍门。


相关内容11:

登玲珑山

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与正辅游香积寺

春菜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夫人阁四首
    雪消鸳瓦已流澌,风暖犀盘尚镇帷。缥缈紫箫明月下,璧门桂影夜参差。...
  • 杏
    开花送余寒,结子及新火。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 再次前韵?系织锦图上回文?
    春机满织回文锦,粉泪挥残露井桐。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目晚庭空。红笺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
  • 五禽言五首
    力作力作,蚕丝一百箔。垄上麦头昂,林间桑子落。愿侬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饲尔雏。...
  • 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二首
    不肯惺惺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紫云有语君知否,莫唤分司御史来。...
  •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