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安城即事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陶弼
2025-07-24

安城即事三首

宋代  陶弼  

南峤风云久肃清,坏沟残垒号升平。
官曹惟识簿书字,民俗不知金鼓改朝换代。

安城即事三首作者简介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安城即事三首翻译及注释

《安城即事三首》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之一。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安城即事三首》

南峤风云久肃清,
坏沟残垒号升平。
官曹惟识簿书字,
民俗不知金鼓改朝换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南山上的风云已经长久地平静下来,城市的坏沟和残垒声称是和平的象征。然而,官员们只知道处理文书,而不了解人民的生活习俗。人民对金鼓换代的政治变革并不了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安城的描写,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南峤风云久肃清,表明了宋代时期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坏沟残垒号升平,以城市中残留的破败景象来象征和平与安定,传达了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官曹只知簿书字,民俗不知改朝换代,揭示了当时官吏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脱节和不理解。官吏们沉迷于文书和官僚体系,而忽视了人民的实际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最后一句表达了人民对政治变革的无知和漠视,他们对金鼓换代并不了解,这也暗示了统治者对于政权更替的操控和人民对政治的疏离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人民的困境,展现了陶弼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判。通过对官僚主义和人民疏离感的揭示,诗人呼吁官员们关注民生,关注人民的需求,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而被广泛赞赏。

安城即事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ān chéng jí shì sān shǒu
安城即事三首

nán jiào fēng yún jiǔ sù qīng, huài gōu cán lěi hào shēng píng.
南峤风云久肃清,坏沟残垒号升平。
guān cáo wéi shí bù shū zì, mín sú bù zhī jīn gǔ gǎi cháo huàn dài.
官曹惟识簿书字,民俗不知金鼓改朝换代。


相关内容11:

盘居六章

次韵张部门湖上二首

次韵黔阳王令诗五绝句

春日途中五首

次韵范有交秀才投赠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大人生朝代诸儿五首以春风花草香为韵
    何物堪为寿,蟠桃照海涯。栽焙烦阿母,获守倩神酴。夏果收蕡实,春林炫缬花。等闲开结里,尘世几......
  • 晚步
    晚饭下前墀,徐行出短篱。轻风吹面处,斜日倚门时。静见云舒卷,閒知草盛衰。放怀无一事,随意得......
  • 三和
    公诗百战万选,人才三少两多。若许追攀及格,稍容积渐盈科。...
  • 题武溪龙书庙壁
    路到龙楼处,阴森觉有灵。山腰过云黑,石眼出泉腥。...
  • 次韵张直阁水仙花二首
    买得名花共载归,春风满眼豫章诗。银台挹月杯光潋,翠被临波韈影迟。山鬼湘娥通系牒,梅兄礬弟绝......
  • 句
    路小马蹄高复下,村深鸡唱有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