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古别离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19

古别离

宋代  陈与义  

东门柳,年年岁岁征人手。
千人万人於此别,柳亦能堪几人折。
愿君遄归与君期,要及此柳未衰时。

古别离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古别离翻译及注释

《古别离》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门柳,
年年岁岁征人手。
千人万人於此别,
柳亦能堪几人折。
愿君遄归与君期,
要及此柳未衰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东门的柳树,以及每年都有许多人在此离别的情景。千千万万的人在这里分别,柳树依然能够承受多少人的插取。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离别的人早日归来,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们再次相聚,最好是在柳树还未凋谢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通过东门的柳树作为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感慨和期望。整首诗以柳树为中心,将人的离别与柳树的生命相对照,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深切感受。

诗中的"东门柳"是景物的写照,它代表着岁月的变迁和不变。每年都有人在东门告别,而柳树作为旁观者,见证着这无数次的别离。柳树的形象也象征着诗人自己,他们都承受着别离的痛苦和悲伤,却依然坚韧地生长着。

诗人表达了对别离的无奈和期待。他们希望离别的人能够早日归来,与他们再次相聚。诗人用"遄归"来形容归来的速度,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最后一句"要及此柳未衰时",表明诗人希望再次相聚的时候是在柳树依然繁茂的时候,也就是希望能够在人事不变的情况下再次相见。

整首诗意味深长,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人情的抒发,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重逢的期待。诗人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以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不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的抒发和对生命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让读者在诗中感受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古别离拼音读音参考

gǔ bié lí
古别离

dōng mén liǔ, nián nián suì suì zhēng rén shǒu.
东门柳,年年岁岁征人手。
qiān rén wàn rén yú cǐ bié, liǔ yì néng kān jǐ rén zhé.
千人万人於此别,柳亦能堪几人折。
yuàn jūn chuán guī yǔ jūn qī, yào jí cǐ liǔ wèi shuāi shí.
愿君遄归与君期,要及此柳未衰时。


相关内容11:

题牧牛图

阆州东园十咏·四照亭

晴登北城

酥中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鸟语知公乐,晴山及我游。尽排物外事,拚作酒中浮。菊蕊离双鬓,林声隐四愁。骚人例喜赋,政自不......
  • 秋雨
    尘起一月忧无禾,瓦鸣三日忧雨多。书生重口轻肝肾,不如墙角蚯蚓方长哦。少昊行秋龙洒道,风作万......
  • 蒙示涉汝诗次韵
    城南天倒影,绿浪摇十里。使君云梦胸,犹复录此水。舟行及雨霁,秋色在葭苇。烟涵翠轂润,月照金......
  • 徙舍蒙大成赐诗
    南北东西共一尘,得坻随处可收身。卜居赋就知谋拙,入宅诗成觉新诗。三径蓬蒿犹恨浅,九流宾客未......
  • 除夜二首
    万里江湖憔悴身,冬冬街鼓不饶人。只愁一夜梅花老,看到天明付与春。...
  • 和王东卿绝句四首
    只今当代功名手,不数平生粥饭僧。独立江风吹短发,暮云千里倚崚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