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钟陵秋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陈陶
2025-09-08

钟陵秋夜

唐代  陈陶  

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清。
蓬壶宫阙不可梦,一一入楼归雁声。

钟陵秋夜作者简介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钟陵秋夜翻译及注释

《钟陵秋夜》

钟陵山上秋夜的月光明亮,
野游客躺在床上,听着章江清澈的流水声。
蓬壶宫阙的景象是无法梦见的,
只能一个个地步入楼阁,伴着归雁的鸣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钟陵山上的景象。作者通过描述夜晚的月光明亮和章江清澈的流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同时,作者提及了蓬壶宫阙,这是古代的宫廷和建筑,暗示了它们充满了神秘和遥不可及的感觉。最后,作者描述了一只只飞回来的归雁的鸣声,增添了诗歌的凄凉和寂寥之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清新的语言,展示了一个秋夜钟陵山上的景色和声音。作者通过描写月光明亮和清澈的流水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作者以蓬壶宫阙来暗示宫廷的壮丽和遥不可及的感觉,使诗歌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最后,作者描绘了归雁的鸣声,给诗歌增添了一丝凄凉和寂寥之感。整首诗情感渲染鲜明,意境深远,展现了秋夜的美丽和寂静,表达了对宫廷和远方的思念之情。

钟陵秋夜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líng qiū yè
钟陵秋夜

hóng yá lǐng shàng qiū yuè míng, yě kè zhěn dǐ zhāng jiāng qīng.
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清。
péng hú gōng què bù kě mèng, yī yī rù lóu guī yàn shēng.
蓬壶宫阙不可梦,一一入楼归雁声。


相关内容11:

赠陶使君求梨

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

海上和郎戬员外赴倅职

庐山栖隐洞谭先生院留题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祀风师迎神曲
    太皞御气,勾芒肇功。苍龙青旗,爰候祥风。律以和应,□以感通。鼎俎修蚃,时惟礼崇。...
  • 送从兄赴临川幕
    梁王籍宠就东藩,还召邹枚坐兔园。今日好论天下事,昔年同受主人恩。石头城下春潮满,金柅亭边绿......
  • 谢文靖墓下作(时闽岭用师,契丹陷梁宋)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春风白杨里,独步泪......
  • 寄从兄宪兼示二弟
    别路吴将楚,离忧弟与兄。断云惊晚吹,秋色满孤城。信远鸿初下,乡遥月共明。一枝栖未稳,回首望......
  • 寒食宿陈公塘上
    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高坡。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折花闲立久,对酒远情多。今夜孤亭梦,悠扬奈......
  • 春日野望怀故人
    野外登临望,苍苍烟景昏。暖风医病草,甘雨洗荒村。云散天边野,潮回岛上痕。故人不可见,倚杖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