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谒金门(杏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程垓
2025-07-28

谒金门(杏花)

宋代  程垓  

谒金门  

春悄悄。
红到一枝先巧。
酒入半腮微带卯。
粉寒香未饱。
芳意枝头偏闹。
困尽蜂须莺爪。
拟倩玉纤和露拗。
情多愁易搅。

谒金门(杏花)作者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谒金门(杏花)翻译及注释

《谒金门(杏花)》是宋代诗人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悄悄。
红到一枝先巧。
酒入半腮微带卯。
粉寒香未饱。
芳意枝头偏闹。
困尽蜂须莺爪。
拟倩玉纤和露拗。
情多愁易搅。

中文译文:
春天悄悄地来到。
红色先在一枝上绽放。
酒入口中,略带春天的气息。
桃花粉儿还未饱满,
芬芳的意思在树梢上热闹。
繁忙的蜜蜂和欢快的黄鹂已经疲倦。
想借玉纤来擦去露水,
情感纷繁易被困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

诗的开头写道“春悄悄”,这是一种春天来临时的静谧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诗人用“红到一枝先巧”的形象描绘了杏花的盛开,红色的花朵先于其他花卉绽放,显示出杏花的美丽和独特。

诗的第三、四句描述了作者品尝春酒的情景,酒入口中微微带有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愉悦和欣喜的感觉。

第五、六句以花朵为主要描写对象,表达了花朵的香气和欢快的氛围。花朵在树梢上热闹地散发着芳香,而忙碌的蜜蜂和欢快的黄鹂已经疲倦,显示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纷乱。作者想借玉纤(细腻的丝线)来擦去露水,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暗示着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情感纷繁易被困扰,显示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扰。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多样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纷乱和矛盾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思和共鸣的感觉。

谒金门(杏花)拼音读音参考

yè jīn mén xìng huā
谒金门(杏花)

chūn qiāo qiāo.
春悄悄。
hóng dào yī zhī xiān qiǎo.
红到一枝先巧。
jiǔ rù bàn sāi wēi dài mǎo.
酒入半腮微带卯。
fěn hán xiāng wèi bǎo.
粉寒香未饱。
fāng yì zhī tóu piān nào.
芳意枝头偏闹。
kùn jǐn fēng xū yīng zhǎo.
困尽蜂须莺爪。
nǐ qiàn yù xiān hé lù ǎo.
拟倩玉纤和露拗。
qíng duō chóu yì jiǎo.
情多愁易搅。


相关内容11:

瑶阶草

昭君怨(送晁楚老游荆门)

一翦梅

碧牡丹

小重山(至后一日,长兴赵宰到郡,并招归安、乌程二宰及项广文同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南浦
    金鸭懒熏香,向晚来春酲,一枕无绪。浓绿涨瑶窗,东风外、吹尽乱红飞絮。无言伫立,断肠惟有流莺......
  • 清平乐(酬王静父红木犀词)
    秋香谁买。散入琉璃界。点缀小红全不碍。还却铅华余债。夜来月底相期。一枝未觉香迟。恰似青绫帐......
  • 朝中措
    杜鹃声断日曈昽。过雨湿残红。老色菱花影里,客愁蕉叶香中。柳梢飞絮,桃梢结子,断送春风莫恨春......
  • 乌夜啼(戏赠籍中人)
    江头三月清明。柳风轻。巴峡谁知还是、洛阳城。春寂寂。娇滴滴。笑盈盈。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
  •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
  • 霜天晓角(送林兴国之任)
    楚天风色。一夜波翻雪。舣岸锦帆不度,天有意、且留客。鼓声吹取急。离觞须举白。看去芳菲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