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杨秀才园三亭·见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炎
2025-11-24

题杨秀才园三亭·见山

宋代  王炎  

窗间酒榼与诗编,窗外山光翠入帘。
山好要人能领略,直须胸次似陶潜。

题杨秀才园三亭·见山作者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题杨秀才园三亭·见山翻译及注释

《题杨秀才园三亭·见山》是宋代文学家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窗户边陈设着酒榼和诗稿,
窗外的山光翠绿透过窗帘。
这座山峰美丽,需要有才情的人来领略,
只有有着像陶渊明那样的胸怀的人才能真正欣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杨秀才园的三亭中,透过窗户观赏美景的情景。诗人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对山峰美丽景色的赞美,并提出了欣赏山景所需的心境和思想状态。诗人认为,真正欣赏山峰之美的人,需要有开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才能领略到山景背后的深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窗户作为视觉的媒介,将观景者的目光引向窗外的山峰。诗人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山光翠绿的景象,展现了山景的美丽和生动。诗人通过使用"窗间"和"窗外"的对比,强调了观景者与景物之间的隔阂和距离,同时也凸显了窗户作为观景的媒介的重要性。

诗人提到山好需要有人能够领略,暗示了欣赏山景需要有美感和才情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山峰的美丽。他进一步提到"直须胸次似陶潜",即欣赏山峰美景需要有像陶渊明那样的心胸和情操。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以其深厚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而著称。通过与陶渊明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欣赏山景所需内在品质的要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峰美景的赞美和对欣赏山景所需内心境界的思考。它呈现出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并鼓励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开阔的胸怀。

题杨秀才园三亭·见山拼音读音参考

tí yáng xiù cái yuán sān tíng jiàn shān
题杨秀才园三亭·见山

chuāng jiān jiǔ kē yǔ shī biān, chuāng wài shān guāng cuì rù lián.
窗间酒榼与诗编,窗外山光翠入帘。
shān hǎo yào rén néng lǐng lüè, zhí xū xiōng cì shì táo qián.
山好要人能领略,直须胸次似陶潜。


相关内容11:

春日书怀二首

即事四首

行湖路

贺东宫诞辰

两鹤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从范秘监过城南陈亦颜读书楼
    轩冕浮夸不系情,山林清奥可逃名。如何结屋依庐阜,又却移家近玉京。...
  • 太上皇帝挽诗
    亿兆方同庆,三宫洽孝慈。坤舆俄{拖扌换弓}卫,天极遂缠悲。共憾遗丹鼎,无由奉玉卮。光辉终不熄......
  • 戏江子大
    莫年尚恋蛾眉斧,平日空谈蜡脚禅。应笑老夫某寂寞,只将黄奶替婵娟。...
  • 太上皇帝挽诗
    揖逊承虞治,讴歌与启贤。御图才五载,垂统可千年。明有重离继,高居太极先。四朝三内禅,盛美古......
  • 用元韵答徐幼文
    学道工夫要汲深,尘生麈尾坐书林。何妨缓步时过我,试共玄谈一洗心。翠岫绕溪双鹭下,绿阴覆屋乱......
  • 晚浴溪上
    山脚草深樵径没,溪头水落石梁高。一川风露无人占,古柳玄蝉处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