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宜兴山房十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9-06

宜兴山房十首

宋代  李曾伯  

檐影亭亭日正中,莓苔不扫绝尘踪。
闭门相共蒲团坐,看读华严一卷终。

宜兴山房十首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宜兴山房十首翻译及注释

《宜兴山房十首》是宋代文人李曾伯所创作的一组诗词。下面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宜兴山房十首》
作者:李曾伯

檐影亭亭日正中,
莓苔不扫绝尘踪。
闭门相共蒲团坐,
看读华严一卷终。

诗意:《宜兴山房十首》通过描绘山房的景致和诗人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一种追求宁静和内心宁谧的情感。这组诗词传递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倾慕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通过闭门读书和与朋友共享静谧时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修身养性的向往。

赏析:这组诗词以山房为背景,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宜兴山房的幽静和宁和之美。首句“檐影亭亭日正中”以直接的方式描述了阳光透过檐下投射下来的场景,给人一种明亮而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莓苔不扫绝尘踪”,以此表达山房被人少有涉足的状态,强调了宁静和隐逸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闭门相共蒲团坐,看读华严一卷终”揭示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与朋友们一起闭门读书,共同坐在蒲团上,聚焦于阅读《华严经》。这种场景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俗、专注于修身养性的意境。通过独特的节奏和押韵,诗人将读书的过程与山房的宁静相互呼应,加深了整体诗意的凝聚力。

《宜兴山房十首》通过对山房景致和读书生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内心的宁谧。它呈现了一种追求心灵净化和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的向往。这组诗词将读书与山房的景色融为一体,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抽象的意境,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深邃的氛围,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宜兴山房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yí xīng shān fáng shí shǒu
宜兴山房十首

yán yǐng tíng tíng rì zhèng zhōng, méi tái bù sǎo jué chén zōng.
檐影亭亭日正中,莓苔不扫绝尘踪。
bì mén xiāng gòng pú tuán zuò, kàn dú huá yán yī juàn zhōng.
闭门相共蒲团坐,看读华严一卷终。


相关内容11:

沁园春

岳阳楼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

挽吴门昌母夫人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咏史二首
    碧树童童荫屋庐,分明青盖画龙车。南阳病叟成何事,便谓枯池活得鱼。...
  • 五云门外小亭
    醉中别高峰,挥手谢平野。百里伴啼猿,一官骑恶马。飞花堕城隅,槁叶积亭下。从教践踏去,会有相......
  • 和尤帅长赠郑通庵韵二首
    生涯休问粟储瓶,有酒盈樽不用醒。已分我生箕斗直,车船奚用命奴星。...
  • 送清湘蒋尉
    我学言诗诗不奇,蒋君言命却能诗。岁寒如许松不改,春信未来梅已知。丘壑何如归去好,江湖终匪老......
  • 自和
    不夜城头著此亭,东皇幻化一何神。相将莲炬催芳夕,来俾梅花作好春。自腊月前尤可喜,觉西风外已......
  •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烦君看三径,松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