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翃
2025-07-18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

唐代  韩翃  

少年兼柱史,东至旧徐州。
远属平津阁,前驱博望侯。
向营淮水满,吹角楚天秋。
客梦依依处,寒山对白楼。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

少年李侍御,既是朝廷的柱石之才,又被派往旧时的徐州。从东边出发,属于平津阁的地域。前行是博望侯的行营。行至徐州,淮水已满,吹响的军号在楚天的秋日里回响。作客在这里的梦境中,处处都是依依如故的地方,寒山和白楼相互对望。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写的是韩翃送别李侍御去徐州行营的场景。诗中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徐州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行营的人紧张而忙碌。诗人把这种战乱的氛围融入到诗中,让读者感受到壮士行营的热血与冲动。李侍御离开的那天,淮水已满,秋日的楚天吹响了军号。这样的景物描写,映衬出李侍御的英勇与坚定,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别离之情。整首诗寥寥数语,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遐想之感。

此外,诗中还以客梦依依处、寒山对白楼的形象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李侍御的深情厚意。客梦依依处代表了作者在梦中与李侍御相遇相见的温馨情境,寒山对白楼则象征着作者和李侍御相互间的思念与对望。这种象征意义的运用,增强了诗的艺术性和思想感染力。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象征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李侍御的送别之情和思念之意。它具有很强的离散诗人气质,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感慨。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ǐ shì yù fù xú zhōu xíng yíng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

shào nián jiān zhù shǐ, dōng zhì jiù xú zhōu.
少年兼柱史,东至旧徐州。
yuǎn shǔ píng jīn gé, qián qū bó wàng hóu.
远属平津阁,前驱博望侯。
xiàng yíng huái shuǐ mǎn, chuī jiǎo chǔ tiān qiū.
向营淮水满,吹角楚天秋。
kè mèng yī yī chù, hán shān duì bái lóu.
客梦依依处,寒山对白楼。


相关内容11:

系乐府十二首·贱士吟

赠长洲何主簿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

送故人归蜀

春宴张舍人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
    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孰知天柱峰,今与郡斋对。隐嶙抱元气,氤氲含青霭。云崖媚远空,石壁寒......
  • 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
    衰病已经年,西峰望楚天。风光欺鬓发,秋色换山川。寂寞浮云外,支离汉水边。平生故人远,君去话......
  • 送张光归吴
    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 伤春赠远
    去水流年日并驰,年光客思两相随。咨嗟斑鬓今承弁,惭愧新荷又发池。杨柳逶迤愁远道,鹧鸪啁哳怨......
  • 晚过横灞寄张蓝田
    乱水东流落照时,黄花满径客行迟。林端忽见南山色,马上还吟陶令诗。...
  • 寄赠衡州杨使君
    湘竹斑斑湘水春,衡阳太守虎符新。朝来笑向归鸿道,早晚南飞见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