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回
2025-09-07

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

宋代  方回  

公论乾坤万古留,秋崖秋壑两般秋。
尚思下惠甘三黜,肯向新都羡五侯。
籍甚故家佳玉树,彼哉亡国阽金瓯。
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

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翻译及注释

《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方仲和离别的祝福和赞美,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对社会的触动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

公论乾坤万古留,
秋崖秋壑两般秋。
尚思下惠甘三黜,
肯向新都羡五侯。
籍甚故家佳玉树,
彼哉亡国阽金瓯。
同乡同姓仍同榜,
喜见烟中跨灶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方仲和为主题,表达了对方仲和的赞美和祝福之情。首先,诗中描述了方仲和的公正和智慧:“公论乾坤万古留”,意味着方仲和的思想观点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经久流传。接着,诗中运用了秋天的景象来象征方仲和的高洁和深邃:“秋崖秋壑两般秋”,表达了方仲和品质高尚、胸怀广阔的特点。

接下来的两句“尚思下惠甘三黜,肯向新都羡五侯”,表达了作者对方仲和的敬佩之情。方仲和虽然曾受到三次贬谪,但他依然保持着对下属的关怀和宽容,这种品质使得他在新的任职地方得到了更高的地位,超过了普通的官员。

诗的下半部分主要表达了对方仲和的羡慕和对自己前途的期待。诗中提到了方仲和故乡的美好:“籍甚故家佳玉树”,抒发了作者对方仲和来自富裕家庭和受到良好教育的羡慕之情。而“彼哉亡国阽金瓯”一句,暗示了方仲和所处的时代动荡,社会不安定,使得作者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

最后两句“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表达了作者对方仲和的喜悦和对自己前途的期望。作者和方仲和是同乡同姓,同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因此对方仲和的成功感到高兴。同时,烟中的跨灶楼象征着高官显贵,作者希望自己也能有所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对方仲和的赞美和祝福,展示了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期望,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通过对方仲和的描述和自身的感慨,诗词展现了作者对人物品质和社会状况的思考和触动之情。

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fāng zhòng hé xìn zhōu xué zhèng èr shǒu
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

gōng lùn qián kūn wàn gǔ liú, qiū yá qiū hè liǎng bān qiū.
公论乾坤万古留,秋崖秋壑两般秋。
shàng sī xià huì gān sān chù, kěn xiàng xīn dū xiàn wǔ hóu.
尚思下惠甘三黜,肯向新都羡五侯。
jí shén gù jiā jiā yù shù, bǐ zāi wáng guó diàn jīn ōu.
籍甚故家佳玉树,彼哉亡国阽金瓯。
tóng xiāng tóng xìng réng tóng bǎng, xǐ jiàn yān zhōng kuà zào lóu.
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


相关内容11:

晚春客愁五绝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

七十翁五言十首

久过重阳菊英粲然即事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丁亥生日纪事五首
    山路访僧规已定,晓楼闻雨事还非。今年生日无人识,几度儿曹望我归。清茗半瓯浮雪乳,古香一剂炷......
  • 连夜书
    独倚西楼夜渐深,下弦月欲近觜参。立秋是日微微雨,病暑衰翁稍慰心。...
  • 孚舟亭新成赋十绝
    不待圆□□□□,□□□□□□□。栖梁燕乳春声豫,细玩天机坐此亭。...
  • 久过重阳菊英粲然即事十首
    平生我解量人品,元亮真成晋伯夷。我欲招魂无别物,剩将洒酒菊花枝。...
  • 读子游近诗复次前韵二首
    江湖流辈互相高,刻楮搏沙漫自劳。孰肯剖肠湔垢滓,始能落笔近风骚。通疏障碍河东注,剔抉幽微鬼......
  • 七十翁五言十首
    诗家自有律,高处在平中。能使生为熟,何愁拙不工。严祠七里濑,汉鼎一丝风。敢谓方虚叟,还如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