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饱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26

饱食

宋代  王之道  

予亦属厌耳,女宽何叹三。
一箪傥知足,八珍自忘贪。
驼峰擅西北,瑶柱夸东南。
但愿无是馁,藜羹非我惭。

饱食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饱食翻译及注释

《饱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之道。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也对于吃饱已感到厌倦了,而女性却为食物的丰盈而叹息不已。只需一箪饭便能满足,却忘记了贪婪的八珍。驼峰自夸西北美味,瑶柱吹嘘东南佳馔。但愿我不会感到饥饿,而藜羹也不会使我感到惭愧。

诗意:
《饱食》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饮食的平淡和满足的态度,揭示了作者对于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浮躁心态的批判。诗中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反思了人们对于食物的欲望和追求,以及对于财富和地域美食的炫耀,从而表达了对于简朴生活和内心满足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于饮食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诗中的“予亦属厌耳”表明了作者对于过度饮食的艰苦。而“女宽何叹三”则揭示了女性对于美食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饮食的不同体验。接着,诗中提到“一箪傥知足,八珍自忘贪”,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只需一点简单的食物便能感到满足,而不必追求奢华的珍馐美味。接下来的两句“驼峰擅西北,瑶柱夸东南”则点明了人们对于地域美食的炫耀和追求,以及对于物质享受的贪婪心态。最后两句“但愿无是馁,藜羹非我惭”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不会感到饥饿,并且对于简单的饭菜也不会感到羞愧。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和内心满足的向往,旨在警示人们不要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要珍惜现有的生活和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于饮食的描写和对于不同心态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和内心满足的追求,以及对于过度追求物质欲望的批判。它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饱食拼音读音参考

bǎo shí
饱食

yǔ yì shǔ yàn ěr, nǚ kuān hé tàn sān.
予亦属厌耳,女宽何叹三。
yī dān tǎng zhī zú, bā zhēn zì wàng tān.
一箪傥知足,八珍自忘贪。
tuó fēng shàn xī běi, yáo zhù kuā dōng nán.
驼峰擅西北,瑶柱夸东南。
dàn yuàn wú shì něi, lí gēng fēi wǒ cán.
但愿无是馁,藜羹非我惭。


相关内容11:

春日游西塔示本上人

和由字韵

和方正叔芍药

踏莎行

七夕苦旱望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同年蔡仲平察院游西湖
    朝日不受雾,晴光似晖晖。忽然快我心,清风为解围。坐见九里松,旌幢碧相依。天竺了在望,上有祥......
  • 甘州/八声甘州
    俯长江、不占洞庭波,山拔地形高。对扶疏古木,浮图倒影,势压雄涛。门掩翠微僧院,应有月明敲。......
  • 和因老游水寨府治东轩二首
    市井从东州,水竹自西府。我来与公偕,槃礴日欹午。从容河底鱼,乐哉得其所。此意与谁论,相看默......
  • 蒙城早行
    残月千家闭,荒城万窍号。举头华盖近,回睇启明高。野迥霜迎面,风清冷透袍。十年河上路,从此步......
  • 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寿张丞相
    赫赫紫岩,白虹贯渊。玉生其中,匪雕匪镌。登於廊庙,圭璋浑全。温如之质,所宝象贤。...
  • 望海潮
    麒麟图画,貂蝉冠冕,青毡自属元勋。绿野旧游,平泉雅咏,霞舒烟卷朝昏。风月小阳春。照玳筵珠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