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元干
2025-10-05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

宋代  张元干  

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
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
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作者简介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翻译及注释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是张元干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人离去,云彩渐渐散开,
山峦空空,明亮的月亮正圆。
不用拘泥于藤树的形状,
自由地透露竹庵禅室的意境。
艺术技巧超越尘世,像是凌烟飞舞的仙骨,
家族的声望传承,像是鼓瑟的篇章。
我们需要陪伴叔季长辈,
急需帮助国家兴盛的年轻一代。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叔易离开吴地回到竹庵荔子之集的心情。客人离去后,云彩逐渐散开,山峦变得空荡荡的,而明亮的圆月高悬于天空。诗人不再受藤树的限制,而是自由地领悟和体味竹庵禅室的境界。他的诗歌艺术超越尘世,像是飘逸的仙骨凌烟飞舞,他家族的声望传承,像是鼓瑟弹奏的篇章。诗人呼吁自己需要与叔季长辈相伴,急需帮助国家兴盛的年轻一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描述云散山空和明亮的月亮圆满,诗人营造出一种离别后的寂静与孤独感。然而,诗人并不沉浸于离别之中,而是超越了现实的束缚,透过竹庵禅室的景象,表达出对自由和内心境界的向往。他将自己的诗歌艺术与超脱尘世的仙骨相比,将家族的声望与鼓瑟的篇章相联系,展示了他对艺术和家族传统的重视。最后,诗人呼唤着陪伴长辈和帮助年轻一代的需求,表现出对家族和国家兴盛的忧思和责任感。

总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离别、自由、艺术和家族传统的主题,展示了诗人对于内心境界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和追求。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hū yì zì sān guī wú tóng fù zhú ān lì zi zhī jí èr shǒu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

kè qù yún jù sàn, shān kōng yuè zhèng yuán.
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
bù cān téng shù jù, zì tòu zhú ān chán.
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
gǔ fǎ líng yān xiàng, jiā shēng gǔ sè piān.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
zhí xū péi shū jì, jí zuǒ zhōng xīng nián.
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


相关内容11:

寄王承可

晚步城外

奉酬才元席上所赋前韵

题程干燕公山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雍熙堂
    鼎彝勋业推元老,文采风流及后昆。家世从来耐官职,百年犹见典刑存。...
  • 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
    戎马来何速,春壕绿自深。要知龙虎踞,不受犬羊侵。九庙安全日,三军死守心。傥为襄汉幸,按堵见......
  • 送杨亨仲还建康
    湖海重相面,干戈早脱身。亦知怀琰琬,宁肯就风尘。船泛东吴夜,梅寻故国春。毛锥有持护,如子岂......
  • 兰溪舟中寄苏粹中
    气吞万里境中事,心老经年江上行。三径已荒无蚁梦,一钱不直有鸥盟。云收远嶂晚风熟,浪打寒滩春......
  • 洞霄宫
    委委曲曲山九锁,巍巍堂堂天一柱。灵官跨龙山洞来,仙人驱虎载箬去。泉流两山鸣玦,夜坛星辰可手......
  • 静坐
    年来岂复为秋悲,静里端能阅化机。风引饥乌将子下,雨催群蚁运粮归。略无车马闲尤好,粗有诗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