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圣女祠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商隐
2025-07-24

圣女祠

唐代  李商隐  

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
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人间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
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

圣女祠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圣女祠翻译及注释

《圣女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写了一处神圣庄严的圣女祠,表达了对圣女的崇敬和祈愿的情感。

诗词中的“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形象地描绘了圣女祠的瑰丽景象。松篁台殿上飘洒着芬芳的蕙香,宫殿内装修精美,龙和凤像护卫一样保护着窗户和门扉。

接着,诗人描述了进入神殿后的感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这里的三里雾指的是神秘的雾气,意味着人们进入神殿后迷失了方向。五铢衣则是贫苦人士穿着朴素的衣物,意味着圣女祠不会使人感到寒冷和慑服。

诗词的下半部分,李商隐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愿望:“人间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崔罗什是唐代佛教高僧,刘武威是传说中的巫山神仙,他们被视为世间和天上最卓越的人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高尚人物的渴望和信任。

最后两句:“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钗头双白燕是古代宫廷的文物,珠馆指的是珍宝库。诗人将自己的诗意和心愿寄托在这些象征着财富和忠诚的物品上,希望它们能够带着自己的祈愿归还。

诗词《圣女祠》以优美的词句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神圣庄严的场景,表达了对圣女的崇敬之情,并通过对高尚人物的期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圣女祠拼音读音参考

shèng nǚ cí
圣女祠

sōng huáng tái diàn huì xiāng wéi, lóng hù yáo chuāng fèng yǎn fēi.
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
wú zhì yì mí sān lǐ wù,
无质易迷三里雾,
bù hán zhǎng zhe wǔ zhū yī.
不寒长著五铢衣。
rén jiān dìng yǒu cuī luó shén, tiān shàng yīng wú liú wǔ wēi.
人间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
jì wèn chāi tóu shuāng bái yàn, měi cháo zhū guǎn jǐ shí guī.
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


相关内容11: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修养

寓居吴兴

南乡子

蜡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宣州竹(墨梅)
    小溪蓬底湖风重。吹破凝酥动。一枝斜映庾门深。冷淡无言香泛、月华清。已经轻瘦谁为共。魂绕徐熙......
  • 宫词
    绣裙斜立正销魂,侍女移灯掩殿门。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应自怨黄昏。...
  • 天可度-恶诈人也
    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
  • 古词
    一合相思泪,临江洒素秋。碧波如会意,却与向西流。...
  • 沁园春(次韵林南金赋愁)
    抚剑悲歌,纵有杜康,可能解忧。为修名不立,此身易老,古心自许,与世多尤。平子诗中,庾生赋里......
  • 早望海霞边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