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天上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23

天上月

宋代  曹勋  

皎皎天上月,随人如有情。
何当背银烛,充我如绝缨。

天上月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天上月翻译及注释

诗词:《天上月》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勋

皎皎天上月,随人如有情。
何当背银烛,充我如绝缨。

【译文】
明亮的天上月,仿佛有情似地与人同行。
何时能将它背在银烛上,犹如点缀在我绝妙的头饰上。

【诗意】
这首诗《天上月》以描绘月亮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月亮之美的赞美和向往。诗中的月亮被形容为明亮皎洁,宛如一个有情之物,似乎与人们有着某种情感上的共鸣。作者渴望能将这样的月亮背在银烛上,使其成为他华丽头饰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想象,诗人展示出对美的追求和对完美的向往。

【赏析】
《天上月》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感,通过对月亮的隐喻,抒发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完美境界的向往。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将月亮的明亮和皎洁形容得十分生动,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这一美景的存在。诗中的"随人如有情"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与月亮的亲近感,将月亮赋予了人性化的特质,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诗的后两句"何当背银烛,充我如绝缨"则是诗人的遐想和触动,他希望能够将这样美丽的月亮赋予自己,使其成为自身的华丽装饰。"背银烛"意味着将月亮镶嵌在银烛上,增添烛光的辉煌,而"绝缨"则指代华丽的头饰。这样的想象使整首诗增添了一层华美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和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天上月》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完美境界的向往,展示了诗人的感性和浪漫情怀。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月亮的神秘和美丽,同时也可以思考诗人对美的追求与自我实现的渴望。

天上月拼音读音参考

tiān shàng yuè
天上月

jiǎo jiǎo tiān shàng yuè, suí rén rú yǒu qíng.
皎皎天上月,随人如有情。
hé dāng bèi yín zhú, chōng wǒ rú jué yīng.
何当背银烛,充我如绝缨。


相关内容11:

山塞曲

大驾亲征

苦雨吟

题倚江图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江花月词
    群芳珠箔映青楼,楼上珠帘卷玉钩。十二香衢遍罗绮,青楼和月为君愁。...
  • 临安久雨
    初夏连朝雨,土人云入梅。但闻檐溜密,不见晓光开。衣润疑沾汗,阶空任长苔。地车无住著,只拟上......
  • 感秋兰
    云何为兮深山,水何为兮幽谷。匪杂佩于华裾,耻见珍于流俗。噫嘻,疑枳棘与荆榛,不辞荣於秋绿。...
  • 补乐府十篇·帝高辛氏之乐歌
    时雨蒙蒙,自西及东。日月所至,罔不率从。...
  • 端午帖子九首
    参差台殿照祥云,叠雪含风彩缕新。玉带轻纱迎令节,五云深处奉严宸。...
  • 赋洪景伯分绣阁
    赤城今屏翰,濒湿浙右同。不有仙人居,梅溽难从容。洪仙下瀛洲,一笑除蒿蓬。创阁俯江海,重檐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