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闻警二首(乙亥三月)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于鉴之
2025-07-19

闻警二首(乙亥三月)

明代  于鉴之  

群盗因循玩木鹅,忍言陵寝罢谁何。
井桓鸟集人烟断,丛构狐鸣夕磷多。
酒客狂曾挥蔗杖,书生弱亦弄枝戈。
三千精骑夸邢邵,残墨拚将楯鼻磨。
¤

闻警二首(乙亥三月)翻译及注释

《闻警二首(乙亥三月)》是明代于鉴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警二首(乙亥三月)

群盗因循玩木鹅,
忍言陵寝罢谁何。
井桓鸟集人烟断,
丛构狐鸣夕磷多。
酒客狂曾挥蔗杖,
书生弱亦弄枝戈。
三千精骑夸邢邵,
残墨拚将楯鼻磨。

译文:
听到警钟声(二首,乙亥三月)

一群盗贼游手好闲地玩弄木鹅,
心中忍受着无法言说的陵寝罢止。
井桓上,鸟儿聚集,人烟渐疏远,
丛构之间,狐狸呼号,夜晚星光多。
曾经有酒客狂放地挥舞着蔗杖,
书生虽然柔弱,也玩弄着枝戈。
自夸的三千精骑是邢邵的骄傲,
残墨为了拼死保卫,刀尖磨得鼻子都磨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社会动荡的景象和人们的不安与反抗。诗中的警钟声象征着社会的危机和不安定,而群盗的行为则暗示着社会秩序的崩溃和法治的缺失。

诗中提到的木鹅、陵寝等形象,是作者用以象征社会中的贪污腐败和权力的滥用。木鹅是一种玩具鸟,它们被群盗们任意摆弄,暗喻着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得意忘形,肆意妄为。而陵寝则代表着王室的尊严和国家的稳定,警钟声无法阻止陵寝的破坏,反映了社会秩序的动荡和政权的动摇。

诗中还出现了酒客、书生、精骑等形象,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酒客挥舞蔗杖,象征着底层人民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反抗;书生虽然柔弱,但也愿意拿起枝戈,表达了知识分子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呼吁;而精骑的夸耀和残墨们的拼死抵抗,象征着军人和官僚阶层的力量和忠诚。

整首诗以一种写实而又富有隐喻的方式,描绘了明代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抗争。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对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混乱的忧虑,并呼唤社会的正义和秩序的重建。

闻警二首(乙亥三月)拼音读音参考

wén jǐng èr shǒu yǐ hài sān yuè
闻警二首(乙亥三月)

qún dào yīn xún wán mù é, rěn yán líng qǐn bà shuí hé.
群盗因循玩木鹅,忍言陵寝罢谁何。
jǐng huán niǎo jí rén yān duàn, cóng gòu hú míng xī lín duō.
井桓鸟集人烟断,丛构狐鸣夕磷多。
jiǔ kè kuáng céng huī zhè zhàng, shū shēng ruò yì nòng zhī gē.
酒客狂曾挥蔗杖,书生弱亦弄枝戈。
sān qiān jīng qí kuā xíng shào, cán mò pàn jiāng dùn bí mó.
三千精骑夸邢邵,残墨拚将楯鼻磨。
¤


相关内容11:

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

壮士篇

哭莫方伯子良

宫词四首

癸未八月一日至山居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别赠
    恨别逾三岁,衣裘独御冬。秋风吹短鬓,寒镜入衰容。旅梦风尘际,离愁关塞重。徘徊思远近,流叹满......
  • 春晓口占
    东风剪剪柳毵毵,欲试罗衣尚未堪。怪我春来愁不醒,杏花微雨似江南。...
  • 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
    微微浮彩暗浮神,桃避轻明杏避真。红意思疏难引蝶,绿精神重正愁人。香和鹊尾垆中馥,影衬鸦头袜......
  • 北苑怀归
    帝里春深淑气迟,天街无路踏香泥。逢人客坐三分话,到处官衙一局棋。叔夜不堪徒自遣,马卿多病欲......
  • 同惟长舅读唐诗有感
    数卷陈言逐字新,眼前君是赏音人。家家椟玉谁知赝,处处抽龙总忌真。再舍肉黥居易句,重捐金铸浪......
  • 离夕有赠
    仙子武陵溪,春深归路迷。翠翘迎露湿,罗袖避风啼。留佩花笼玉,分钗月印犀。金杯延落日,酒醒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