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元夕同李伯承高伯宗赋得火树银花合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张九一
2025-07-21

元夕同李伯承高伯宗赋得火树银花合

明代  张九一  

火树排虚上,银花入暗开。
一宵春色到,万户夜光来。
对月惊飘桂,临风拟落梅。
莫辞归去晚,携得艳阳回。

元夕同李伯承高伯宗赋得火树银花合翻译及注释

《元夕同李伯承高伯宗赋得火树银花合》是明代张九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烟火绚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欢乐和美好的祝愿。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火树排虚上,银花入暗开。
一宵春色到,万户夜光来。
对月惊飘桂,临风拟落梅。
莫辞归去晚,携得艳阳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元宵节夜晚烟火绚烂的景象为题材,通过描绘火树和银花的盛开,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首两句“火树排虚上,银花入暗开”,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烟火的壮观景象。火树高耸入虚空,银花绽放在黑暗中,形成了炫目的光芒和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一宵春色到,万户夜光来”,表达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整个夜晚都充满了欢乐和灯光,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灯笼,形成了耀眼的夜景。

接着的两句“对月惊飘桂,临风拟落梅”,运用了写景的手法,以月亮、桂花和梅花为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惊叹和向往之情。月光下的桂花飘香,仿佛在风中准备落下的梅花,增添了诗词的浪漫氛围。

最后两句“莫辞归去晚,携得艳阳回”,表达了作者不愿意早早离开,希望带着这美好的阳光回家。这里的“归去晚”意味着不愿错过这美好的夜晚,希望延续节日的欢乐。

整首诗以烟火绚烂的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美好,让读者感受到了欢乐和温馨。

元夕同李伯承高伯宗赋得火树银花合拼音读音参考

yuán xī tóng lǐ bó chéng gāo bó zōng fù dé huǒ shù yín huā hé
元夕同李伯承高伯宗赋得火树银花合

huǒ shù pái xū shàng, yín huā rù àn kāi.
火树排虚上,银花入暗开。
yī xiāo chūn sè dào, wàn hù yè guāng lái.
一宵春色到,万户夜光来。
duì yuè jīng piāo guì, lín fēng nǐ luò méi.
对月惊飘桂,临风拟落梅。
mò cí guī qù wǎn, xié dé yàn yáng huí.
莫辞归去晚,携得艳阳回。


相关内容11:

南望湖

泛海

溪上

答周检校

田园乐(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行至徐方行
    扁舟溯修阻,行行至徐方。岸昃衡山转,城孤背水藏。河广日滔滔,谁云一苇航。怫郁鱼龙怒,沮洳鹿......
  • 湖上分韵得香字
    晴麓云横万里长,出门步步是春光。近湖酒阁多红杏,隔岸渔家尽绿杨。箫鼓声寒心自醉,绮罗魂冷骨......
  • 感事(二首)
    宝马朱轮接上游,时危谁解奉天忧。鼎湖龙去英雄尽,剑阁云深日月愁。玉辇已随胡地草,青山依旧汉......
  • 养疾
    濯足山涧中,杖策暝乃还。寒蜩鸣疏树,落日下西山。灌园露已湿,倦息衡门间。墟里或过问,跬步愧......
  • 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三首
    历历龆年事,分明昨与今。不因清话久,那悉故情深。岁月且迟暮,官曹宁陆沉。所欣同巷陌,伏腊每......
  • 秋日怀孟熙先生
    故人丘壑隐,尘路往来迟。寒暑空相忆,云山不可期。古碑梅福寺,荒井石郎祠。旧日同游处,偏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