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李员外寄纸笔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愈
2025-07-24

李员外寄纸笔

唐代  韩愈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余。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李员外寄纸笔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李员外寄纸笔翻译及注释

《李员外寄纸笔》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余。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诗意:
这首诗以李员外寄送纸笔为题,表达了韩愈对友人李员外的感激之情。诗中描绘了韩愈在池边静坐,思考着文思如何展开,他告诉李员外不要将纸笔合并在一起,因为纸与笔应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像兔子的尖耳朵和针一样,不可分离。他还说,纸张应该洁净如雪,而丝绸的茧是难以与之媲美的。最后,韩愈告诉李员外不要怪他感激之情如此殷勤,因为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写书。

赏析:
这首诗展示了韩愈对李员外的感激和友情,同时也反映了韩愈对文学创作的一些见解。诗中的景象通过对纸笔的比喻来表达思考和写作的过程,强调了纸与笔的分离和独立性,每个工具都应发挥自己的作用。这种观点反映了韩愈在文学创作上的严谨态度。

诗中的比喻和形象描写也很生动。兔尖针形象地描述了纸与笔的独立性,而纸张洁净如雪与茧的对比则凸显了纸的纯洁和高质量的要求。这些比喻和描写使诗意更加形象且易于理解。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韩愈对李员外的感激之情,并通过朴实的比喻和景物描写展示了韩愈对文学创作的态度。这首诗词既表达了感情,又体现了对艺术的追求,具有韩愈作品中常见的朴素和深沉的风格。

李员外寄纸笔拼音读音参考

lǐ yuán wài jì zhǐ bǐ
李员外寄纸笔

tí shì lín chí hòu, fēn cóng qǐ cǎo yú.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余。
tù jiān zhēn mò bìng, jiǎn jìng xuě nán rú.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mò guài yīn qín xiè, yú qīng zhèng zhù shū.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相关内容11:

云之祁祁答董传

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记为老夫书其文甚佳采记

荷叶杯

次韵昌叔咏尘

闻裴侍御胐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林伯仁话别二绝
    茉莉花边把酒卮,恍榔树下共谈诗。醉来一枕西窗下,酒醒方知有别离。...
  • 访杨伯子监丞自白沙问路而去
    朝市风波地,乾坤渔猎场。生民日憔悴,吾道亦凄凉。龙不为霖出,凤于何处藏。群鸦争晚噪,一意送......
  • 达本
    未能达本且归根,真照无知岂待言。枯木岩前犹失路,那堪春入武陵原。...
  • 寄后村刘潜夫
    拥节持麾泽在民,仰盾台阁笑无人。刘蕡一策传千古,何假君王赐出身。...
  • 呈陈和叔二首
    数椽庳屋茨生草,三亩荒园种晚蔬。永日终无一杯酒,可能留得故人车。...
  • 登科居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