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皮日休
2025-07-15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

唐代  皮日休  

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輈小。
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作者简介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翻译及注释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是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诗词。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辞章,描绘了钓车在月光下轻盈地行驶在湖海之间的场景,将人与自然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轴小。
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的形式写就,通过描绘钓车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渔者生活和自然美景的向往。

第一句“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轴小”,意为通过享受钓鱼的乐趣,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和欢愉,即使是简单的渔车也足够让人快乐。这句描绘了诗人对渔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接着,诗人写道“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表达了钓车轻盈地驶过水面,月光照射下,惊动了滩上的鸟群,以形容钓车的动静。

紧接着的两句“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将诗人的心追随着水潭的深处,手上把着渔线,将波纹时而放大,时而缩小,以形容钓车在水中行驶的动态。

最后两句“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诗人问道在哪里能找到这样的钓车,如今水面如此平静,好像钓车已经消失了。这句以虚构的语言表达了对钓车的渴望和追寻。

整首诗以细腻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钓车在水中舞动的景象,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渔者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细致的画面,增强了诗意的魅力,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才华。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lǔ wàng yú jù shí wǔ yǒng diào chē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

dé lè hú hǎi zhì, bù yàn huá zhōu xiǎo.
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輈小。
yuè zhōng pāo yī shēng, jīng qǐ tān shàng niǎo.
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xīn jiāng tán dǐ cè, shǒu bà bō wén niǎo.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
hé chǔ mì bēn chē, píng bō jīn miǎo miǎo.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相关内容11:

寄省中知己

添鱼具诗·钓矶

题闻琴馆

送令狐补阙归朝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太湖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
    新秋入破宅,疏淡若平郊。户牖深如窟,诗书乱似巢。移床惊蟋蟀,拂匣动蟏蛸。静把泉华掬,闲拈乳......
  •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尊
    黄金即为侈,白石又太拙。斫得奇树根,中如老蛟穴。时招山下叟,共酌林间月。尽醉两忘言,谁能作......
  • 寒夜文宴润卿有期不至
    草堂虚洒待高真,不意清斋避世尘。料得焚香无别事,存心应降月夫人。...
  • 寄江上弟妹
    无成归未得,不是不谋归。垂老登云路,犹胜守钓矶。大荒身去数,穷海信来稀。孤立皆难进,非关命......
  •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舴艋
    阔处只三尺,翛然足吾事。低篷挂钓车,枯蚌盛鱼饵。只好携桡坐,唯堪盖蓑睡。若遣遂平生,艅艎不......
  • 奉和添酒中六咏·酒船
    剡桂复刳兰,陶陶任行乐。但知涵泳好,不计风涛恶。尝行麹封内,稍系糟丘泊。东海如可倾,乘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