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樟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祜
2025-09-05

题樟亭

唐代  张祜  

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
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
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
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题樟亭作者简介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题樟亭翻译及注释

《题樟亭》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
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
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
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晨的景致,诗人站在樟亭的虚槛上,远眺四周的云山。地面宽阔,江岸地势高耸,天空映照着辽阔的海门。树木的颜色与秋天的霭色相连,潮水的声音随着夜风飘入耳中。年复一年,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叹光阴的流逝,催人变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致,展示了张祜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的景色描写清新、准确,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樟亭是一个典型的景观点,诗人站在那里,眺望四周,一览云山和江岸的壮丽景色。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诗人将大自然的壮丽与时光的流转相结合,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深刻感慨。

诗中的"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一句,通过对地势的描绘,展示了广阔的江岸和辽阔的海门,给人以开阔和无边的感受。"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一句,则通过对树木颜色与秋天气息的联系,以及潮水声音随夜风传来的描写,给人以静谧和宁静的感受。

最后两句"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岁月如梭,光景变迁,不论是风景还是人生,都是瞬息万变的。"白头翁"象征着诗人自己,年复一年的景色变化催人变老,表达了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深切体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致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的思考和对光阴易逝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使诗意更加深远。

题樟亭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āng tíng
题樟亭

xiǎo jì píng xū kǎn, yún shān sì wàng tōng.
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
dì pán jiāng àn jué, tiān yìng hǎi mén kōng.
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
shù sè lián qiū ǎi, cháo shēng rù yè fēng.
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
nián nián cǐ guāng jǐng, cuī jǐn bái tóu wēng.
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相关内容11:

发蜀客

赠贞固上人

送韩评事(一作韩评事别业)

江南作(一作江上旅泊)

送石协律归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赠仲仪上人院
    星霜几朝寺,香火静居人。黄叶不经意,青山无事身。抛生台上日,结座履中尘。自说一时课,别来诗......
  • 题灵隐寺皖公院
    山寒叶满衣,孤鹤偶清羸。已在云房老,休为内殿期。岚昏声磬早,果熟唤猿迟。未得终高论,明朝更......
  • 送曾黯游夔州
    不远夔州路,层波滟滪连。下来千里峡,入去一条天。树色秋帆上,滩声夜枕前。何堪正危侧,百丈半......
  • 题山水障子
    一见秋山色,方怜画手稀。波涛连壁动,云物下檐飞。岭树冬犹发,江帆暮不归。端然是渔叟,相向日......
  • 题惠昌上人
    半岩开一室,香穟细氛氲。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云。律持僧讲疏,经诵梵书文。好是风廊下,遥遥挂......
  • 夏夜汉渚归舟即事
    扁舟江濑尽,归路海山青。巨浸分圆象,危樯入众星。雨遥明电影,蜃晓识楼形。不是长游客,那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