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24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宋代  李弥逊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翻译及注释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见到黄山天都峰的场景,以及对其壮丽景色的赞叹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山岭之巅云雾缭绕,使人心潮荡漾。
秋高气爽,万山的红叶纷纷飘落,
叠嶂重重,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
巨灵山脉犹如巨人之手,
撕开了山石,从中分出南北两峰。
宛如巨人伸出的手指,
引领我进入天都的第一峰。

这首诗以华子岭初次见到黄山天都峰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壮丽景色的震撼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和比喻手法,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景观的雄伟之美。

诗意上,诗人通过描绘华子岭初次见到黄山天都峰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之处。诗中的云雾、红叶、山石等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和变幻多姿,同时也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将巨灵山脉比喻为巨人之手,以此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黄山的高耸与峻拔,使读者感受到了山势的雄伟和无穷的力量。整首诗以其意象瑰丽、意境深远而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思考。

赏析上,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黄山的壮丽景色。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使得诗中的景物更具有象征意义,增强了整首诗的艺术感染力。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互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拼音读音参考

zhì huá zi lǐng chū jiàn huáng shān tiān dū fēng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huá zi lǐng tóu yún dàng xiōng, qiū gāo mù luò wàn shān zhòng,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
jù líng bāi shí fēn nán běi, fú chū tiān dū dì yī fēng.
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相关内容11:

秋夜枕上偶成

戏天启作时文

次韵谢明远和

哭施叔异

见张魏公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寒梅独笑野人扉,只有春风许自知。蜡屐追芳输我辈,着鞭持酒记安时。白霓行处玉妃从,明月光中宝......
  • 寄张应和运副二首
    当年曾忝从官班,再拜天颜咫尺间。今历千山嫌未隐,芒鞋明月又登山。...
  •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
    欲挽馀芳近酒卮,丁宁红紫莫相违。纵无风雨飘零去,已是愁蜂燕子归。...
  • 邻家翁挽辞二首
    凛然风韵老尤癯,方寸经营包九区。窖粟巧为任氏策,缚船冷笑退之迂。深藏未肯骄僮仆,俭德端能率......
  •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莫放微云点太清,欲将游目泫孤亭。十年去国心长赤,一月看山眼未青。多病情怀千日酒,穷途生事五......
  • 次韵舍弟游本觉寺
    招提俯秋水,画手借王维。霜磬递风韵,晓林翻露姿。茶烟邀客竚,帆影唤舟移。它日成归梦,来兴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