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吴竹修发慈云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著
2025-09-08

次韵吴竹修发慈云

宋代  陈著  

入山知几约,手墨未曾乾。
危世一游重,清交百念寒。
吟成佳句易,说到太平难。
终夜饮不醉,何从得睡鼾。

次韵吴竹修发慈云作者简介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次韵吴竹修发慈云翻译及注释

这是一首宋代陈著所作的诗词《次韵吴竹修发慈云》。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山中不知道要去多少地方,
手中的墨水还没有干透。
动荡的时代使人倍感漂泊,
纯粹的交往却让百般忧虑寒冷。
吟咏出美妙的句子并不困难,
但谈及太平的话题却难以启齿。
整夜饮酒却无法陶醉,
如何才能享受到宁静的鼾声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在动荡时代中的游子心境。诗人迷茫地来到山中,不确定自己要走多远的路。他手中的墨水还没有干透,暗喻他的心情和文字都还没有完全凝聚成形。在纷乱的时代里,他感到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漂泊不定的苦闷。然而,纯粹的交流与理解却能给他带来一丝温暖,使他的忧虑稍稍减轻。诗人发现创作出美妙的诗句并不困难,但在谈及太平盛世的话题时,却感到难以启齿。他整夜饮酒,却无法陶醉,无法摆脱内心的纷乱和挣扎,也无法得到宁静的睡眠。

赏析:
《次韵吴竹修发慈云》通过描绘动荡时代中游子的内心体验,表达了诗人对于纷乱世界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透过诗人的感受和思考,使读者在情感上能够与诗人产生共鸣。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动荡的世界和纯粹的交往之间的对比,凸显了动荡世界对于个体的困扰和苦闷。诗人的内心状态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显得深沉而复杂。他发现创作美妙的诗句相对容易,但真正谈及太平盛世的话题却感到困难。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的思考和矛盾。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山中的描绘,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彷徨和迷茫。诗人对于宁静的渴望通过对夜晚的描绘得到了表达,而他整夜饮酒却无法得到醉意的描写,则更加强调了他内心的不安和迷失。

总之,《次韵吴竹修发慈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动荡时代中个体的苦闷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上都非常出色,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次韵吴竹修发慈云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wú zhú xiū fā cí yún
次韵吴竹修发慈云

rù shān zhī jǐ yuē, shǒu mò wèi zēng gān.
入山知几约,手墨未曾乾。
wēi shì yī yóu zhòng, qīng jiāo bǎi niàn hán.
危世一游重,清交百念寒。
yín chéng jiā jù yì, shuō dào tài píng nán.
吟成佳句易,说到太平难。
zhōng yè yǐn bù zuì, hé cóng dé shuì hān.
终夜饮不醉,何从得睡鼾。


相关内容11:

寿同父兄七十二首

次韵童尚质书怀三首

次韵前人壁閒诗

次韵胡景参制机见寿二首

戴时芳时可学子吴叔度文可载酒西坑劳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平原师妙觉归温州
    喝破炎尘一锡飞,迂程千里访衰迟。袖中明月无时价,面上清风似故知。契顺何求惟勇义,参寥欲去且......
  • 醉中示梅山弟
    浮生无足处,乐事有谁真。风雨少晴日,弟兄能几人。清谈流俗外,薄醉小窗春。栩栩投床梦,方知造......
  • 寿马裕斋观文·右山之高,三章,章四句
    人亦有言,如山之寿。万有千岁,保艾尔后。...
  • 悼出童尚质二首
    聚散几匆匆,真如醉梦中。分虽甥舅异,情实弟兄同。坐夜镫前雨,嘘春扇底风。伤心今已矣,庭草泣......
  • 试墨三首
    墨卿与我是相投,了得时需便罢休。不见江南井中藏,只为相国寺门留。...
  • 次韵八侄三首
    素妆青盖送春归,似不禁风体力微。收拾韵香归酒盏,惜花何惜醉淋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