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杨明叔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24

次韵杨明叔四首

宋代  黄庭坚  

道常无一物,学要反三隅。
喜与嗔同本,嗔时喜自俱。
心随物作宰,人谓我非夫。
利用兼精义,还成到岸桴。

次韵杨明叔四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次韵杨明叔四首翻译及注释

《次韵杨明叔四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道常无一物,
学要反三隅。
喜与嗔同本,
嗔时喜自俱。

心随物作宰,
人谓我非夫。
利用兼精义,
还成到岸桴。

中文译文:
道常常没有任何实质存在,
学问的要义在于超越狭隘的观点。
喜悦和愤怒本质相同,
在愤怒的时候也能感到喜悦。

心灵随着物质而执掌,
人们说我不像一个丈夫。
从利益中获取智慧,
最终回归到安稳的彼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探讨了人们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修身养性的道理。

诗中的"道"指的是宇宙的本源和真理,诗人表达了道无形无物的观念。他认为学问的真谛在于超越狭隘的视角和固有的观念,以求得更高的境界。

接下来,诗人谈到喜悦和愤怒本质相同。他认为在愤怒的时候,也能够感受到喜悦的存在。这表明情绪的变化是常态,人们应当超越情感的波动,保持内心的平和。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谈到心灵随着物质而执掌,但人们却认为他不像一个丈夫,这里的"丈夫"可以理解为"成熟的人"。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对自身在世俗眼中的评价与实际情况的对比。他认为人们容易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无法理解内在的境界。

最后,诗人提到利益与智慧的关系。他认为通过追求利益,同时获得智慧和精神上的满足,最终能够回到安稳的彼岸,实现人生的圆满。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和人生观念的思考。他倡导超越狭隘的观点,保持内心的平和,并通过追求智慧和精神上的满足来实现人生的圆满。

次韵杨明叔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yáng míng shū sì shǒu
次韵杨明叔四首

dào cháng wú yī wù, xué yào fǎn sān yú.
道常无一物,学要反三隅。
xǐ yǔ chēn tóng běn, chēn shí xǐ zì jù.
喜与嗔同本,嗔时喜自俱。
xīn suí wù zuò zǎi, rén wèi wǒ fēi fū.
心随物作宰,人谓我非夫。
lì yòng jiān jīng yì, hái chéng dào àn fú.
利用兼精义,还成到岸桴。


相关内容11:

行迈杂篇六首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

观化十五首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阴
    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春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人言贫在家,殊胜富作客。鸡栖牛羊下,君子亦安息。千里求明师,赢粮从事役。学问非物外,室虚生......
  •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
    吾子有嘉德,譬如含薰兰。清风不来过,岁晚蒿艾间。古来百夫雄,白首在涧盘。非关自取重,直为知......
  • 木兰花令
    庾郎三九常安乐。使有万钱无处著。徐熙小鸭水边花,明月清风都占却。朱颜老尽心如昨。万事休休休......
  •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邑下羹不和,幕中往调护。纷争非士则,各使捐细故。颇忆郗参车,能令公喜怒。应知鞅掌车,历尽崔......
  •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
    摧藏褫冠冕,寂寞归丘园。一瓢俱好学,伯仲吹篪埙。正以此易彼,高车择朱门。得失固有在,难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