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 外家种德堂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元好问
2025-07-24

浣溪沙 外家种德堂

元代  元好问  

浣溪沙  

墙外桑麻雨露深。
堂前桃李有新阴。
高门因见古人心。
三世读书无白屋,一经教子胜黄金。
小雏先与唤琼林。

浣溪沙 外家种德堂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浣溪沙 外家种德堂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 外家种德堂》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墙外桑麻雨露深。
堂前桃李有新阴。
高门因见古人心。
三世读书无白屋,
一经教子胜黄金。
小雏先与唤琼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外家种植德行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墙外桑麻深受雨露滋润,堂前的桃李树有了新的阴凉之意,表达了种植德行的家庭环境和家族传统的重要性。高门之人因为看到了古人的心意而受到启发,明白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种植德行的重要性。墙外的桑麻受到雨露的滋润,象征着德行的培养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堂前的桃李有了新的阴凉,暗示着德行的种植正在逐渐成长和发展。高门之人因为看到了古人的心意而受到启发,意味着通过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可以更好地培养德行。

诗中提到"三世读书无白屋,一经教子胜黄金",强调了读书和教育的重要性。三世代代读书,不仅没有白白度过岁月,而且一经教育子女,胜过黄金的财富。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教育的崇高评价和对于家族传统的重视。

最后两句"小雏先与唤琼林",表达了对于培养下一代的期望。小雏先要与琼林(指高贵的人才)相呼应,意味着希望培养出有才德的后代,为家族和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外家种植德行的场景,表达了种植德行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的期望。同时,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浣溪沙 外家种德堂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wài jiā zhòng dé táng
浣溪沙 外家种德堂

qiáng wài sāng má yǔ lù shēn.
墙外桑麻雨露深。
táng qián táo lǐ yǒu xīn yīn.
堂前桃李有新阴。
gāo mén yīn jiàn gǔ rén xīn.
高门因见古人心。
sān shì dú shū wú bái wū, yī jīng jiào zǐ shèng huáng jīn.
三世读书无白屋,一经教子胜黄金。
xiǎo chú xiān yǔ huàn qióng lín.
小雏先与唤琼林。


相关内容11:

和沈书记同访林处士

浣溪沙

瑞鹤仙

贺新郎 箜篌曲为良佑所亲赋

感皇恩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其二·松
    亭亭百尺栋梁身,寂寞云根与涧滨。寒冒雪霜宁是病,静期风月不须春。萧萧远韵和于乐,密密清阴意......
  • 桐庐郡斋书事
    千峰秀处白云骄,吏隐云边岂待招。数仞堂高谁富贵,一枝巢隐自逍遥。杯中好物闲宜进,林下幽人静......
  • 清平乐 罢镇平归西山草堂
    垂杨小渡。处处归鞍驻。八十田翁良愧汝。把酒千言万语。细侯竹马相从。笑渠奔走儿童。十里村箫社......
  • 晋溪
    石蹬云松著色屏,岸花汀草展江亭。青瑶叠甃通悬瓮,白玉双龙掣迅霆。地脉何尝间今昔,尾闾真解泄......
  • 清平乐
    香团娇小。拍拍春铄和。一树铅华春事了。消甚珠围翠绕。生经闹簇枯枝。只愁吹破胭脂。说与东风知......
  • 依韵酬池州钱绮翁
    天涯彼此勿冲冲,内乐何须位更崇。白发监州身各健,青山绕郭景多同。日高窗外眠方起,月到樽前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