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问答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0

问答

宋代  梅尧臣  

小屏风,座隔流尘素影融。
方床六尺偃清昼,惭无玉枕名通中。

问答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问答翻译及注释

诗词:《问答》

中文译文:
小屏风,座隔流尘素影融。
方床六尺偃清昼,惭无玉枕名通中。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梅尧臣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小屏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小屏风作为一种装饰物,将座位与外界的尘埃隔离开来,使得室内环境清幽宁静。座位上没有名贵的玉枕,暗示着作者的平凡和卑微,与中流砥柱、享有盛誉的人物相比,自己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妙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小屏风的景象,通过对常见物品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地位的思考和自省。小屏风的存在将外界的尘埃和喧嚣隔绝,给室内带来一片宁静,这种景象与作者自身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感到惭愧,因为他没有身份地位的象征——玉枕,无法在社会上获得名望。这种自我嘲讽和自我反思,展示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懊悔。

整首诗以简约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并通过对物象的运用,展示了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及作者内心的痛苦。诗词以微小而普通的事物,勾勒出了一种深刻而复杂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问答拼音读音参考

wèn dá
问答

xiǎo píng fēng, zuò gé liú chén sù yǐng róng.
小屏风,座隔流尘素影融。
fāng chuáng liù chǐ yǎn qīng zhòu, cán wú yù zhěn míng tōng zhōng.
方床六尺偃清昼,惭无玉枕名通中。


相关内容11: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谢宾客挽歌三首

宣州杂诗二十首

广陵欧阳永叔赠寒林石砚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依韵和李君读余注孙子
    我世本儒术,所谈圣人篇。圣篇辟乎道,信谓天地根。众贤发蕴奥,授业称专门。传笺与注解,璨璨今......
  • 小村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谩为门。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
  • 走笔送王琪
    江南二月草青青,送子归时已满汀。谁信而今有忠义,只知七日哭秦庭。...
  • 寄题开元寺明上人院假山
    石是青苔石,山非杳蔼山。诸峰生镜里,小岭傍池间。雨不因云出,门疑为客关。何须费蜡屐,暂到此......
  •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泉上有君子,斋祠达主诚。向来霖雨暴,触处蛟鼍鸣。既祈致日出,杲杲纾民情。天子遣以报,固匪媚......
  • 吊裴易进士
    力学未及仕,口中已含珠。赋命固所贪,读书非所辜。敛送有兄弟,哭泣无妻孥。惟此靡薄厚,必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