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辩疑赠献甫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8

辩疑赠献甫

宋代  梅尧臣  

一客逢吠狗,无箠制狗狂。
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
良狗岂妄吠,好言已莫详。
言乃仁之趋,叱乃义所当。
趋仁不顾义,非是助狗猖。
吾今不疑仁,仁义嗟何妨。

辩疑赠献甫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辩疑赠献甫翻译及注释

《辩疑赠献甫》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位客人遇到了一只吠狗,没有用棍棒制止狗的狂吠。
另一位客人斥责狗的吠声,第三位客人称赞狗的良好品性。
良善的狗怎会胡乱吠叫,赞美的话已经无法详尽。
言辞是仁德之表现,责骂则是应尽之义务。
追求仁德而不顾及义务,不是在助长狗的狂妄。
我现在不再怀疑仁德,仁德和义务何妨之有。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待狗吠声的不同态度,探讨了仁和义的关系。诗中的三位客人代表了不同的观点和立场。第一位客人采取了不采取措施的袖手旁观态度,第二位客人通过斥责狗的吠声表达了对狗狂妄行为的不满,而第三位客人则称赞狗的善良品性。诗人通过这三位客人的对话,暗示了仁德和义务之间的关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诗人通过对狗吠声的描述,引申出对人性的思考。第一位客人的袖手旁观代表了冷漠和无为,不关心仁德和义务。第二位客人的责骂体现了义务和责任感,但却缺乏仁德的体现。第三位客人的赞美则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和辩证的方式,呼吁人们要追求既有仁德又有义务感的行为,而不是单纯地偏向其中之一。这首诗词通过简短的对话,传递了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仁义关系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辩疑赠献甫拼音读音参考

biàn yí zèng xiàn fǔ
辩疑赠献甫

yī kè féng fèi gǒu, wú chuí zhì gǒu kuáng.
一客逢吠狗,无箠制狗狂。
yī kè chì gǒu fèi, yī kè yán gǒu liáng.
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
liáng gǒu qǐ wàng fèi, hǎo yán yǐ mò xiáng.
良狗岂妄吠,好言已莫详。
yán nǎi rén zhī qū, chì nǎi yì suǒ dāng.
言乃仁之趋,叱乃义所当。
qū rén bù gù yì, fēi shì zhù gǒu chāng.
趋仁不顾义,非是助狗猖。
wú jīn bù yí rén, rén yì jiē hé fáng.
吾今不疑仁,仁义嗟何妨。


相关内容11:

叙两会事戏寄刁景纯学士

废井

陈丞相燕息园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二首

青龙海上观潮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真州东园
    国赋有常计,计者岂不贤。日夜疲精神,自鉴膏火前。新春力有余,锄荒东相偏。垒土以起榭,掘沼以......
  • 寄题金州孙御史处阴亭
    有形则有影,畏影当念形。日月难久晦,处阴乃暂停。光照不复离,疾走何所宁。当是诮尼父,我辈乌......
  • 依韵和雪窦山昙颖长老见寄
    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闲。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闻欲观沧海,高峰峻......
  •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四耘鼓
    挂鼓大树枝,将以一耘耔。逢逢达远近,汨汨来田里。功既由此兴,饷亦从此始。固殊调猿猴,欲取儿......
  • 依韵和许待制
    晓雨射船珠泻盘,平明水上舞英残。斗鸡跖恶轻泥湿,调马蹄翻软土乾。深屋燕巢将欲补,密房蚕蚁尚......
  • 和永叔中秋夜会不见月酬王舍人
    主人待月敞南楼,淮雨西来斗变秋。自有婵娟侍宾榻,不须迢递望刀头。池鱼暗听歌声跃,莲的明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