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卜算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吕胜己
2025-09-06

卜算子

宋代  吕胜己  

卜算子  

人事几时穷,我性偏宜静。
世上谁无富贵心,到了须由命。
闲里且偷安,醉后休教醒。
醉里高妙入神,妙处君须听。

卜算子作者简介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从张栻、朱熹讲学。工汉隶。父吕祉,绍兴七年(1147)于淮西兵变死后,敕葬于邵武,胜己因家焉。从朱熹讲学。仕为湖南干官,历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罢。罢官后至长沙,有《满江红·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词。官至朝请大夫。

卜算子翻译及注释

《卜算子》是宋代吕胜己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事几时穷,
我性偏宜静。
世上谁无富贵心,
到了须由命。
闲里且偷安,
醉后休教醒。
醉里高妙入神,
妙处君须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作者认为人生的穷达并不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而是由命运来决定。他认为自己的性格偏向于安静和闲适,在繁忙的世界中能够寻求片刻的宁静。作者也提到了醉酒后的境界,认为在醉时可以进入一种高妙的境界,而这种境界的奥妙之处需要他人去倾听和体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命运的看法,展示了一种豁达和超脱的心态。诗中的"人事几时穷"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认为人的命运并非完全受个人掌控。"我性偏宜静"表达了作者内心追求宁静和闲适的倾向。"世上谁无富贵心,到了须由命"则展现了人们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并认为最终的命运是由天命所决定。"闲里且偷安"传递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认为人们应该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安宁。"醉后休教醒"描述了醉酒后的境界,认为在陶醉的状态下可以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作者呼吁读者去倾听和体悟这种高妙的境界,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整体上,《卜算子》以简练的语言传递出作者对生活、命运和人性的独特见解。它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表达了对宁静、闲适和超然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呼唤读者去倾听和领悟其中的妙处。这首诗词在表达简洁明快的同时,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使人在阅读中得到思考和启迪。

卜算子拼音读音参考

bǔ suàn zǐ
卜算子

rén shì jǐ shí qióng, wǒ xìng piān yí jìng.
人事几时穷,我性偏宜静。
shì shàng shuí wú fù guì xīn, dào le xū yóu mìng.
世上谁无富贵心,到了须由命。
xián lǐ qiě tōu ān, zuì hòu xiū jiào xǐng.
闲里且偷安,醉后休教醒。
zuì lǐ gāo miào rù shén, miào chù jūn xū tīng.
醉里高妙入神,妙处君须听。


相关内容11:

念奴娇(寿四十叔)

雨中花令(初夏远思)

浣溪沙(呈赵状元)

菩萨蛮(秋雨船中)

如梦令(催梅雪)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蝶恋花(为钱守寿)
    梅子著花当献寿。得得天工,有意还知否。教在岁寒霜雪后。长年不羡松筠茂。莫厌杯深歌舞奏。约略......
  • 鹧鸪天(社日落成烟雨楼二首)
    烟雨溟溟趁落成。只应天欲称佳名。万丝明灭青山映,匹素浓纤氵录水萦。民亦乐,美能并。酒杯莫惜......
  • 生查子(拒霜花)
    庭户晓光中,帘幕秋光里。曲沼绮疏横,几处新妆洗。红脸露轻匀,翠袖风频倚。鸾鉴不须开,自有窗......
  • 满江红(登长沙定王台和南轩张先生韵)
    小立危亭,风惨淡、斜阳满目。望渺渺、湘江一派,楚山千簇。芳草连云迷远树,断霞散绮飞孤鹜。感......
  • 南歌子(暮春值雨)
    黯霭阴云覆,滂沱急雨飞。洗残枝上乱红稀。恰是褪花天气、困人时。向晓春酲重,偎人起较迟。薄罗......
  • 点绛唇(对景有感)
    雪霁山横,翠涛拥起千重恨。砌成愁闷。那更梅花褪。凤管云笙,无不萦方寸。叮咛问。泪痕羞_。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