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寒林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令
2025-09-08

寒林石

宋代  王令  

尝闻千岁松为石,岂意今逢林出屏。
苟非木根久自化,岂此石理能有灵。
世间万怪浩莫问,枉哉山海徒有经。
舒山虢水固险异,疑有神手藏幽冥。

寒林石作者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寒林石翻译及注释

《寒林石》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千岁松变成石,
没想到今天见到林中的屏风。
如果不是木根扎得深,
怎么会有这块石头有灵性。
世间的奇怪事物无穷无尽,
可惜山海经书徒然存在。
舒山、虢水都是险峻之地,
或许有神秘之手藏匿在幽冥之间。

诗意解析:
《寒林石》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奇异自然现象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探索。诗人在诗中提到千岁松变成石和林中的屏风,表现了自然界中常见的变幻和奇特之处,引发了诗人对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的疑问。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不解和对山海经书的怀疑,认为书中所记载的经验和知识并不能完全解释自然界的奥秘。最后,诗人提到舒山和虢水,将自然景观与神秘之间建立联系,暗示着可能存在超越人类认知的力量和存在。

赏析:
《寒林石》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类认知局限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疑问和对世俗知识的怀疑态度,凸显了人类对自然界奥秘的无知和对神秘力量的想象。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超越人类认知的神秘联系起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整首诗意蕴含深远,使人们对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寒林石拼音读音参考

hán lín shí
寒林石

cháng wén qiān suì sōng wèi shí, qǐ yì jīn féng lín chū píng.
尝闻千岁松为石,岂意今逢林出屏。
gǒu fēi mù gēn jiǔ zì huà, qǐ cǐ shí lǐ néng yǒu líng.
苟非木根久自化,岂此石理能有灵。
shì jiān wàn guài hào mò wèn, wǎng zāi shān hǎi tú yǒu jīng.
世间万怪浩莫问,枉哉山海徒有经。
shū shān guó shuǐ gù xiǎn yì, yí yǒu shén shǒu cáng yōu míng.
舒山虢水固险异,疑有神手藏幽冥。


相关内容11:

饮客

探梅

送曾宏甫守天台

邓帅寄梅并山堂酒

送周器之归润再索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忧字韵
    公家伯仲世名流,画省归来共乐忧。稍喜对床听夜雨,永怀扇枕作凉秋。谁言小草能蠲忿,未信閒花可......
  • 剡溪竹纸三首
    会稽竹箭东南美,化作经黄纸叠层。旧日土毛无用处,剡中老却一溪藤。...
  • 松风亭四首
    长卿壁四立,杜老茅三重。茶山穷次骨,憩寂以长松。直干以栋宇,清阴自帡幪。山泉落高处,审听是......
  • 次刘千岁喜折仲古见过二首韵
    门对分流水,窗横别岸山。茅茨居不翦,蓬荜昼常关。倾盖曾三径,摇旌每数间。犹欣龙阁老,携得好......
  • 赠孙莘老
    至愚不学常如足,盛德之充久自彰。管小始疑天可尽,绠穷终信海非量。始惭自待从来薄,不及时中适......
  • 海棠
    空谷嫣然笑靥开,春风元自蜀山来。少陵忘却浑閒事,更有离骚忘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