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法雄寺东楼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7-24

法雄寺东楼

唐代  张籍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
四十年来车马绝,古槐深巷暮蝉愁。

法雄寺东楼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法雄寺东楼翻译及注释

《法雄寺东楼》是唐代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汾阳旧宅今为寺,
犹有当时歌舞楼。
四十年来车马绝,
古槐深巷暮蝉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法雄寺东楼,它曾经是汾阳地区的一座宅院,如今已经成为一座佛寺。诗人回忆起昔日的景象,曾经在这里有欢歌笑语、繁华热闹的歌舞楼。然而,经过四十年的光阴流转,车马往来的声音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寂静的古槐和深巷中愁叹的蝉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法雄寺东楼的描写,表达了岁月更迭和时光流转的主题。首先,诗人以寺庙取代了昔日的宅院,传达了岁月变迁、事物更替的情感。法雄寺的建立象征着世事的变化和人们的信仰转变。其次,描绘了昔日繁华的歌舞楼,通过对欢声笑语的描绘,展现了曾经的繁荣景象。然而,车马的声音逐渐消失,这反映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冲淡。最后,古槐和深巷中愁叹的蝉声,给人一种静寂、忧愁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词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暗示,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悲凉氛围。它通过对寺庙和歌舞楼的对比,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更替,呈现出一种时代变迁的主题。诗词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含蓄,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整首诗词通过描写寺庙和歌舞楼,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使读者在诗意的渲染下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法雄寺东楼拼音读音参考

fǎ xióng sì dōng lóu
法雄寺东楼

fén yáng jiù zhái jīn wèi sì, yóu yǒu dāng shí gē wǔ lóu.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
sì shí nián lái chē mǎ jué, gǔ huái shēn xiàng mù chán chóu.
四十年来车马绝,古槐深巷暮蝉愁。


相关内容11:

湘妃

思归乐

忆云之

出山作

夏日可畏(一作丘为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日早朝
    晓陌春寒朝骑来,瑞云深处见楼台。夜来新雨沙堤湿,东上閤门应未开。...
  • 哭丘长史
    曾是先皇殿上臣,丹砂久服不成真。常骑马在嘶空枥,自作书留别故人。诗句遍传天下口,朝衣偏送地......
  • 扬子津
    风卷鱼龙暗楚关,白波沉却海门山。鹏腾鳌倒且快性,地坼天开总是闲。...
  • 赠王建
    白君去后交游少,东野亡来箧笥贫。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
  • 招周居士
    闭门秋雨湿墙莎,俗客来稀野思多。已扫书斋安药灶,山人作意早经过。...
  • 分流水
    古时愁别泪,滴作分流水。日夜东西流,分流几千里。通塞两不见,波澜各自起。与君相背飞,去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