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皮日休
2025-09-10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

唐代  皮日休  

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
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作者简介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翻译及注释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描写了渔民在河上使用渔具的景象。

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渔梁景象,波浪之间插满了翠绿的芦苇,宛如清脆的箫声。游鱼游向溪口,陷入这样美景中,无处可逃。渔船斜靠在杨柳丛中,静静地伴着鸬鹚的伙伴。诗人不禁思考:编织这样美丽的渔梁,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终将抵达富春江边,尽享这片美好的春日。

这首诗以婉转、含蓄的语言描绘了河上的渔业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诗人引人入胜地描绘了渔梁的景象,给读者带来美好的联想和感受。整首诗意融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同时,诗人通过渔梁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渔梁是渔民努力编织的一种渔具,诗人在尾联的思考中表达了一种对于努力奋斗的肯定和期望。诗歌以美景为引子,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也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lǔ wàng yú jù shí wǔ yǒng yú liáng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渔梁

bō jì chā cuì yún, lí lí shì qīng yù. yóu lín dào xī kǒu, rù cǐ wú táo suǒ.
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xié lín yáng liǔ jīn, jìng xià lú cí lǚ.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
biān cǐ yù hé zhī, zhōng yān fù chūn zhǔ.
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相关内容11: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

芳草渡

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双声溪上思

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

偶留羊振文先辈及一二文友小饮日休以眼病…因成四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慧山寺肄业送怀坦上人
    流水何山分,浮云空中遇。我生无根株,聚散亦难固。忆昨斗龙春,岩栖侣高步。清怀去羁束,幽境无......
  • 汴河十二韵
    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直断平芜色,横分积石流。所思千里便,岂计万......
  • 奉和鲁望同游北禅院
    戚历杉阴入草堂,老僧相见似相忘。吟多几转莲花漏,坐久重焚柏子香。鱼惯斋时分净食,鸽能闲处傍......
  •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种鱼
    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借问两绶人,谁知种......
  • 正乐府十篇·卒妻怨
    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家有半菽食,身为一囊灰。官吏按其籍,伍中斥其妻。处处鲁人髽,家家杞......
  • 二游诗·徐诗
    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唯写坟籍多,必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