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点绛唇(次张伯修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洪咨夔
2025-09-07

点绛唇(次张伯修韵)

宋代  洪咨夔  

宋词精选  赞颂  秋天  写景  

花事无多,笙歌绾取东风住。
玉彝雕俎,楼外更筹屡。
醉唤骊驹,催上天梯去。
君知否。
半边铜虎。
邓艾经行路。

点绛唇(次张伯修韵)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点绛唇(次张伯修韵)翻译及注释

《点绛唇(次张伯修韵)》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花事无多,笙歌绾取东风住。
玉彝雕俎,楼外更筹屡。
醉唤骊驹,催上天梯去。
君知否。半边铜虎。邓艾经行路。

诗意:
这首诗以花事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追求。诗中描述了一幅繁华的场景,有笙歌声、花香扑鼻,人们在楼外谋划策划,准备迎接东风的到来。作者希望借助东风的力量,让美好的时光停留下来。诗的后半部分则提到了醉酒唤骊驹,催促它上天梯,意味着作者渴望一场更加壮丽的盛宴。最后两句暗指历史上的故事和传说,与整首诗形成了一种隐晦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意象描绘了繁华的场景,通过对花事和笙歌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醉人的氛围。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其中,“笙歌绾取东风住”一句,以绾(捆扎)东风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希望。而“醉唤骊驹,催上天梯去”这句,则通过借用神话中的骊山之马,表达了对更加壮丽盛大的景象的向往。

最后两句“君知否。半边铜虎。邓艾经行路。”则以一种暗示和联想的方式结束了整首诗。其中,“君知否”是一种反问,意味着作者的期望和对他人的思考;而“半边铜虎”和“邓艾经行路”则是对历史上故事和传说的暗示,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和深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意象描绘了繁华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追求。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和隐晦的暗示,诗中蕴含了深远的意义,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点绛唇(次张伯修韵)拼音读音参考

diǎn jiàng chún cì zhāng bó xiū yùn
点绛唇(次张伯修韵)

huā shì wú duō, shēng gē wǎn qǔ dōng fēng zhù.
花事无多,笙歌绾取东风住。
yù yí diāo zǔ, lóu wài gèng chóu lǚ.
玉彝雕俎,楼外更筹屡。
zuì huàn lí jū, cuī shàng tiān tī qù.
醉唤骊驹,催上天梯去。
jūn zhī fǒu.
君知否。
bàn biān tóng hǔ.
半边铜虎。
dèng ài jīng xíng lù.
邓艾经行路。


相关内容11:

柳梢青

南乡子

乌夜啼

谒金门(秋晚□蕙花为赋)

西江月(泛洞庭青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清平乐
    玉肌春瘦。别凤离鸾后。柳外画船看翠袖。眼艳风流依旧。杏梁语燕绸缪。可堪前梦悠悠。几度欲成花......
  • 摸鱼儿(九日登姑苏台)
    怪西风、晓来_帽,年华还是重九。天机衮衮山新瘦,客子情怀谁剖。微雨后。更雁带边寒,袅袅欺罗......
  • 比梅(寓如梦令)
    深夜沈沈尊酒。酒醒客衾寒透。城角挟霜飞,吹得月如清昼。僝僽。僝僽。比著梅花谁瘦。...
  • 沁园春(寄鹤林)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叹折腰为米,弃家因酒,往之不谏,来者堪追。形役奚悲,途迷未远......
  • 临江仙
    万紫千红鬓上粉,聚成一撮精神。宣和宫样太清真。韶风摇斗帐,芳露湿纶巾。消得流莺花底滑,一声......
  • 江城子(寿外姑外舅)
    护霜云日霭晴空。锦围中。卷香风。弄玉乘鸾,人自蕊珠宫。天遣岁寒为伴侣,还待得,谪仙翁。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