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5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宋代  苏辙  

病後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
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翻译及注释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是苏辙所作,属于宋代的诗词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病后浊醪都少味,
老来欢意苦无多。
临行寂寞空相对,
不作新诗奈客何。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在晚年时的心情。病后,他对于美酒的品味变得索然无味,老年来临,快乐的心情也变得稀少。面对即将离去,他感到孤独寂寞,无人相伴。他也感到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创作新的诗词,对于这一切,他感到无奈和苦涩。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心情和思考。第一句"病后浊醪都少味",揭示了苏辙病后对世俗欢乐的冷淡和对物质享受的淡漠。"浊醪"指的是浑浊的酒,意味着他对于世俗的享受已经失去了兴趣。第二句"老来欢意苦无多",表达了他晚年时快乐之情的稀少和苦涩。"欢意"指的是快乐、欢喜,"苦无多"则表明他已经难以感受到快乐的滋味。第三句"临行寂寞空相对",描绘了他即将离世时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境地。"临行"指的是即将离去,他感到自己孤独地面对着即将到来的离别。最后一句"不作新诗奈客何",表明他已经无法再创作新的诗词,对于这个事实,他感到无能为力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四句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心境,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离别的思绪,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欢乐的冷漠、对于快乐的渴望、对于孤独的抱怨以及对于创作能力的失落。这首诗词在情感上深沉而真实,让人感受到了苏辙晚年时的心境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拼音读音参考

chū wén de jiào shū láng shì tóng guān sān jué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bìng hòu zhuó láo dōu shǎo wèi, lǎo lái huān yì kǔ wú duō.
病後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
lín xíng jì mò kōng xiāng duì, bù zuò xīn shī nài kè hé.
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


相关内容11:

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中直宿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竞渡

送陈侗同年知陕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再和十首
    养生尤复要功圆,溜滴南溪石自穿。近见牢山陈道士,微言约我更三年。...
  •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
    筑室恨除千本竹,及春先补百株花。隔年预与园夫约,春雨晴时问汝家。...
  •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
    区区非为己,恳恳欲忘生。力尽心终在,身亡势亦成。遗民抛剑戟,故老半公卿。魏丙生前友,俱传汉......
  •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北临凤凰台,凤去台亦圮。萋萋修竹林,喈喈何日至。...
  •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
    江声六月撼长堤,雪岭千重过屋西。一叶轩昂方断渡,南堂萧散梦寒溪。旅食三年已是家,堂成非陋亦......
  •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
    白发三朝旧,青山一布衾。封章留帝所,德泽在人心。未起讴吟切,来归顾托深。杨公不久住,天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