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咏史(二十一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7-24

咏史(二十一首)

明代  刘基  

平居观群物,纷纷争朵颐。
≮舌不能胜,兵戈遂相随。
古来豪杰士,于今安所之。
大运一朝至,孰分贤与蚩。
所以四老人,去采商山芝。
清风扇六合,百世真吾师。

咏史(二十一首)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咏史(二十一首)翻译及注释

《咏史(二十一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平日我观察世间的事物,纷纷争相追求满足。
舌头无法描述这一切,而兵戈因此而产生。
从古至今,豪杰士人,究竟安身之处何在?
命运的轮回一旦到来,谁能分辨聪明和愚昧?
因此,四位老者前去采集商山的仙草。
清风吹拂六合,百世的真理成为我的师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世事的观察和思考。他看到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争相争夺和追逐。然而,这种争斗和竞争最终导致了战争和血腥冲突。作者反思了古代的英雄士人,思考着现在的社会环境是否存在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他认为当命运的运转到达时,人们是否能区分智慧和愚昧。为了寻求真理和智慧,作者提到了四位老者前去采集商山的仙草。最后,他借用清风扇动六合的意象,表达了对百世真理的追求,将其视为自己的导师。

赏析:
《咏史(二十一首)》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中使用了对比和转折的手法,通过对人们追逐物质和战争的描绘,突出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疑问和反思。他通过提及古代英雄士人和现代社会的对比,暗示了对当下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质疑。最后,通过清风和真理相联系的形象,表达了对智慧和真理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词在表达中融合了哲学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给人以深思熟虑的感受。作者通过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将复杂的思想表达得深入浅出。同时,他通过对古代英雄士人和现代社会的对比,呈现了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思考,使这首诗词具有了更加普世的价值和意义。

咏史(二十一首)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shǐ èr shí yī shǒu
咏史(二十一首)

píng jū guān qún wù, fēn fēn zhēng duǒ yí.
平居观群物,纷纷争朵颐。
shé bù néng shèng, bīng gē suì xiāng suí.
≮舌不能胜,兵戈遂相随。
gǔ lái háo jié shì, yú jīn ān suǒ zhī.
古来豪杰士,于今安所之。
dà yùn yī zhāo zhì, shú fēn xián yǔ chī.
大运一朝至,孰分贤与蚩。
suǒ yǐ sì lǎo rén, qù cǎi shāng shān zhī.
所以四老人,去采商山芝。
qīng fēng shàn liù hé, bǎi shì zhēn wú shī.
清风扇六合,百世真吾师。


相关内容11:

淮南王

采莲歌

枯树图歌

蜀国弦(七首)

感怀二十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竹枝歌(三首)
    相思无益莫相思,赢得霜髯换黑髭。明月自圆还自缺,蚌胎瘦减有谁知。...
  • 上云乐
    混沌结,玄黄开,人生其中,称为三才。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质虽异众理该。欲淫物诱滋巧伪,遂使真......
  • 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
    上人好山居,入山惟恐浅。纡余涉渊沄,结构依嶘嵃。冈峦外挺拔,水木终隐显。其前对鹅鼻,突兀正......
  • 题释骖图
    关中小儿勇而竞,玉帐貔貅三百乘。焉知道上十二牛,皇天默佑周同姓。绛宫大厉吼如雷,墨车载甲光......
  • 冶春口号(七首·寄昆山袁、吕、郭三才子)
    西楼美人不受呼,清筝一曲似罗敷。可无东厩五花马,去博西楼一斛珠。...
  • 蹋踘歌赠刘叔芳
    蹋踘复蹋踘,佳人当好春。金刀剪芙蓉,纫作满月轮。落花游丝白日长,年年它宅媚流光。绮襦珠络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