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旅兴(四十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7-19

旅兴(四十首)

明代  刘基  

日暮登高台,流目盼云间。
云间有明月,窈窕芙蓉颜。
光辉被四表,万古一往还。
惜无腾化术,仰之不能攀。
¤

旅兴(四十首)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旅兴(四十首)翻译及注释

《旅兴(四十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以日暮登高台为开篇,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诗人流连于云间,凝视明亮的月亮,形容月亮如芙蓉之美。月光洒遍四周,照耀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诗人感叹自己没有凌驾于天地之间的神奇能力,仰望月亮却无法攀登。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日暮登高台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宏大的感觉,而云间明月和芙蓉的比喻则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和优美。

诗人通过描绘月亮的光辉洒满四周,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永恒的意象。他对过去和未来的联系感到惊叹,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遗憾。诗中的“窈窕芙蓉颜”形容了月亮的美丽,将自然景观与女性之美相结合,给人以柔美的印象。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渴望。他对月亮的景象赞叹不已,但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无法达到与月亮相媲美的高度。这种渴望与无奈的对比,凸显了人类对超越自身局限的向往和努力。

《旅兴(四十首)》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呈现出一幅唯美而深邃的画面。

旅兴(四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lǚ xìng sì shí shǒu
旅兴(四十首)

rì mù dēng gāo tái, liú mù pàn yún jiān.
日暮登高台,流目盼云间。
yún jiān yǒu míng yuè, yǎo tiǎo fú róng yán.
云间有明月,窈窕芙蓉颜。
guāng huī bèi sì biǎo, wàn gǔ yī wǎng huán.
光辉被四表,万古一往还。
xī wú téng huà shù, yǎng zhī bù néng pān.
惜无腾化术,仰之不能攀。
¤


相关内容11:

杂诗(三十三首)

次韵和谦上人秋兴(六首)

清溪松阴图

杂诗(三十三首)

抱琴归去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二首)
    王侯古有兴屠狗,郎吏今无善牧羊。青海风波腾罔象,紫霄氛拏翳摇光。江寒逝水东流急,天远冥鸿北......
  • 落花图咏
    溪水东流日转西,杏花零落草萋迷。山翁既醒已然醉,野鸟如歌复似啼。六代寝陵埋国媛,五陵车马斗......
  • 漫成(二首)
    萱草花空发,丁香子又生。浮云无处所,孤月不须明。...
  • 题画廿四首
    独木桥边倚树根,古藤阴里啸王孙。白云红树知多少,鸡犬人家自一村。...
  • 题画九首
    烟水云山天地宽,尽容樵斧与渔竿。麒麟阁上丹青笔,要画须看得见难。...
  • 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三首)
    结交无疏戚,艰难见平生。金石苟不渝,万里如两楹。重山非云远,邈若辽与荆。嬿婉岂不怀,蛇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