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遇谷口道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司空曙
2025-09-09

遇谷口道士

唐代  司空曙  

一见林中客,闲知州县劳。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
自说名因石,谁逢手种桃。
丹经倘相授,何用恋青袍。

遇谷口道士作者简介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曙诗有集二卷,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贬长林(今湖北荆门西北)丞。贞元间,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任职,官检校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曙为卢纶表兄,亦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长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集》。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

遇谷口道士翻译及注释

《遇谷口道士》是唐代诗人司空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见林中客,闲知州县劳。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
自说名因石,谁逢手种桃。
丹经倘相授,何用恋青袍。

诗意:
诗人在山林中遇到了一位道士,两人闲聊时,诗人了解到道士才情隐遁,不问世事的辛劳。白云笼罩着远方秋色,苍山在夕阳下显得更加高远。道士自述了他得名于石头的故事,而诗人则向道士询问种植桃树的技巧。如果道士能够传授给他丹书铁卷(指修炼仙术的秘籍),那么诗人又何必留恋于官袍的荣耀呢?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一位道士的相遇,通过对话展现了诗人对于闲逸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白云、秋色和夕阳,营造出一种宁静、高远的山林氛围。诗人通过对话表达了自己对道士隐士生活的向往,认为道士舍弃名利、追求修行的境界更加令人向往。诗中道士自述的名字来源于石头,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形象,而诗人则希望能够从道士那里学到修炼仙术的秘籍,进一步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超脱尘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修炼和追求内心境界的渴望。通过景物描写和对话交流,诗人通过道士这个形象展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以及对于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遇谷口道士拼音读音参考

yù gǔ kǒu dào shì
遇谷口道士

yī jiàn lín zhōng kè, xián zhī zhōu xiàn láo.
一见林中客,闲知州县劳。
bái yún qiū sè yuǎn, cāng lǐng xī yáng gāo.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
zì shuō míng yīn shí, shuí féng shǒu zhǒng táo.
自说名因石,谁逢手种桃。
dān jīng tǎng xiāng shòu, hé yòng liàn qīng páo.
丹经倘相授,何用恋青袍。


相关内容11:

千里思

寄薛侍御

状江南·孟冬

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

冬日可爱(一作陈讽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夏日登鹤岩偶成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 上李常侍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
  • 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
    天河夜未央,漫漫复苍苍。重君远行至,及此明月光。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客心定何似,馀欢方......
  • 送僧元暠东游
    宝书翻译学初成,振锡如飞白足轻。彭泽因家凡几世,灵山预会是前生。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
  • 赠别李纷
    头白乘驴悬布囊,一回言别泪千行。儿孙满眼无归处,唯到尊前似故乡。...
  • 代邻叟
    年来七十罢耕桑,就暖支羸强下床。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