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嘲妓(牧罢宣州幕,经陕,有酒纠妓肥硕,牧赠此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牧
2025-10-05

嘲妓(牧罢宣州幕,经陕,有酒纠妓肥硕,牧赠此诗)

唐代  杜牧  

盘古当时有远孙,尚令今日逞家门。
一车白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裈.瓦官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前见掌痕。
不须惆怅忧难嫁,待与将书问乐坤。

嘲妓(牧罢宣州幕,经陕,有酒纠妓肥硕,牧赠此诗)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嘲妓(牧罢宣州幕,经陕,有酒纠妓肥硕,牧赠此诗)翻译及注释

诗词中文译文:
牧罢宣州幕,经陕,有酒纠妓肥硕,牧赠此诗。

摆渡渡船辞别宣州的幕府,经过陕州,有人请我喝酒,邀请妓女,妓女丰满肥胖,我写诗作为赠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在离开宣州幕府后经过陕州时所作。诗中讽刺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行为。

首句“牧罢宣州幕,经陕”,描述了诗人离开宣州幕府后经过陕州的情景。

下一句“有酒纠妓肥硕”,暗讽陕州的风俗,有人邀请诗人与妓女一起喝酒狂欢,妓女形容丰满肥胖。

接下来的两句“牧赠此诗”和“一车白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裈”,是对其中一位妓女的讽刺。诗人以洒脱的语言描绘妓女的形象,用白土比喻她的脸色苍白,将泥项指的是妓女粗鄙的脖子。红旗则补充了她肚子的形象,补裈则暗示了她的下体。

最后两句“瓦官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前见掌痕”,也是在讽刺。诗人说在瓦官寺(古代寺庙)里能看到妓女的行踪,华岳山(指华山)前能看到红旗的痕迹。这些都暗指陕州的风俗习惯是放纵、庸俗的。

最后两句“不须惆怅忧难嫁,待与将书问乐坤”,是对自己的一种无奈和嘲弄。诗人说自己不用担心嫁不出去,而是将来要和将书一起探问陕州的风俗和文化。

整首诗具有明显的嘲讽意味,描绘了陕州风俗的丑恶和庸俗。作者以妓女形象作为切入点,表达了他对这些风俗和习惯的不屑和嘲讽,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洒脱和才思敏捷。

嘲妓(牧罢宣州幕,经陕,有酒纠妓肥硕,牧赠此诗)拼音读音参考

cháo jì mù bà xuān zhōu mù, jīng shǎn, yǒu jiǔ jiū jì féi shuò, mù zèng cǐ shī
嘲妓(牧罢宣州幕,经陕,有酒纠妓肥硕,牧赠此诗)

pán gǔ dāng shí yǒu yuǎn sūn, shàng lìng jīn rì chěng jiā mén.
盘古当时有远孙,尚令今日逞家门。
yī chē bái tǔ jiāng ní xiàng,
一车白土将泥项,
shí fú hóng qí bǔ pò kūn. wǎ guān sì lǐ féng xíng jī, huá yuè shān qián jiàn zhǎng hén.
十幅红旗补破裈.瓦官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前见掌痕。
bù xū chóu chàng yōu nán jià, dài yǔ jiāng shū wèn lè kūn.
不须惆怅忧难嫁,待与将书问乐坤。


相关内容11:

宣清(林钟商)

卜算子

浪淘沙

华山畿

虞美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城子
    海棠风韵玉梅春。小腰身。晓妆新。长是花时,犹系茜罗裙。一撮精神娇欲滴,说不似,画难真。楼前......
  • 兰陵王(赣上用美成韵)
    画阑直。饾饤千红万碧。无端被,怪雨狂风,僽柳僝花禁春色。寻芳遍楚国。谁识。五陵俊客。流水远......
  • 水调歌头(客有言持志者,未知其用因赋)
    志可洞金石,气可塞堪舆。问君所志安在,富贵胜人乎。看取首阳二子,叩住孟津匹马,天讨不枝梧。......
  • 巫山一段云(五之五·双调)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羽轮飙驾赴层城。高会尽仙卿。一曲云谣为寿。倒尽金壶碧酒。醺酣争撼白......
  • 秋日登山
    逐胜不怯寒,秋山闲独登。依稀小径通,深处逢来僧。侧石拥寒溜,欹松悬古藤。明书问知友,兴咏将......
  • 小镇西犯(仙吕调)
    水乡初禁火,青春未老。芳菲满、柳汀烟岛。波际红帏缥缈。尽杯盘小。歌祓禊,声声谐楚调。路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