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菩萨鬘(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朱淑真
2025-09-07

菩萨鬘(秋)

宋代  朱淑真  

秋声乍起梧桐落。
蛩吟唧唧添萧索。
_枕背灯眠。
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
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
逼人风露寒。

菩萨鬘(秋)作者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菩萨鬘(秋)翻译及注释

《菩萨鬘(秋)》是宋代朱淑真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声乍起梧桐落。
秋天的声音突然响起,梧桐树的叶子纷纷落下。

蛩吟唧唧添萧索。
蟋蟀嘶鸣声声,增添了凄凉寂寞的气氛。

_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半枕靠在背上,躺在床上入眠。月亮和残存的梦境一起圆满。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起身拉开窗帘,钩起翠绿的帘幕。在何处传来寒冷的蟋蟀声?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独自倚靠在小门前的门扇上,刺人的寒风和露水逼人。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情感。作者通过描绘梧桐树的叶落、蟋蟀的鸣叫声和寒冷的风露,将秋天的寂寥与诗人的心境相融合。诗中的主人公在寒冷的秋夜中独自倚靠在小门前,感受着风露的侵袭,情感上也变得孤独和凄凉。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情感。读者在品味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寂寥和诗人的心境,体味到孤独与凄凉的情感。

菩萨鬘(秋)拼音读音参考

pú sà mán qiū
菩萨鬘(秋)

qiū shēng zhà qǐ wú tóng luò.
秋声乍起梧桐落。
qióng yín jī jī tiān xiāo suǒ.
蛩吟唧唧添萧索。
zhěn bèi dēng mián.
_枕背灯眠。
yuè hé cán mèng yuán.
月和残梦圆。
qǐ lái gōu cuì bó.
起来钩翠箔。
hé chǔ hán zhēn zuò.
何处寒砧作。
dú yǐ xiǎo lán gān.
独倚小阑干。
bī rén fēng lù hán.
逼人风露寒。


相关内容11:

甘州令(仙吕调)

乌夜啼(八之八)

中秋月

洛下女郎歌(红裳人)

剔银灯(仙吕调)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木兰花(四之二·林钟商)
    佳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声群艳伏。金鹅扇掩调累累,文杏梁高尘簌簌。鸾吟凤啸清相续。管裂弦焦争......
  • 水调歌头(元会曲)
    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余。上手诏在廷云:六玺之用,尚循秦旧。千年清浸,洗净河洛出图书。一段升......
  • 好事近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
  • 临江仙
    闻道洛阳花正好,家家庭户春风。道人饮去百壶空。年年花下醉,看谢几番红。此别又从何处去,风萍......
  • 登杭州秦望山
    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九天日月移朝暮,万里山川换古今。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
  • 归田乐引
    暮雨濛阶砌。漏渐移、转添寂寞,点点心如碎。怨你又恋你。恨你惜你。毕竟教人怎生是。前欢算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