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中杂兴 十四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王冕
2025-09-09

山中杂兴 十四

元代  王冕  

沟塍通谢墅,禹穴近龙宫。
两水沿平地,诸山在下风。
烟霞时出没,日月互西东。
闲看桃源记,吾将此意同。

山中杂兴 十四作者简介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山中杂兴 十四翻译及注释

《山中杂兴 十四》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沟塍通谢墅,禹穴近龙宫。
两水沿平地,诸山在下风。
烟霞时出没,日月互西东。
闲看桃源记,吾将此意同。

中文译文:
小沟小渠通向谢墅,禹穴靠近龙宫。
两条水流沿着平坦的地面,众山在下风处。
烟雾和霞光时隐时现,太阳和月亮互相升落。
闲暇时阅读《桃源记》,我将与其中的意境相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沟渠通向谢墅和禹穴靠近龙宫,展示了山中的宜人环境。两条水流沿着平坦的地面流淌,而众山则在下风处,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

诗中提到的烟雾和霞光时隐时现,太阳和月亮互相升落,表达了山中景色的变幻和流动之美。这些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相呼应。最后,诗人提到闲暇时阅读《桃源记》,表示他与其中的意境相同,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词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特点和王冕的才华。

山中杂兴 十四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zá xìng shí sì
山中杂兴 十四

gōu chéng tōng xiè shù, yǔ xué jìn lóng gōng.
沟塍通谢墅,禹穴近龙宫。
liǎng shuǐ yán píng dì, zhū shān zài xià fēng.
两水沿平地,诸山在下风。
yān xiá shí chū mò, rì yuè hù xī dōng.
烟霞时出没,日月互西东。
xián kàn táo yuán jì, wú jiāng cǐ yì tóng.
闲看桃源记,吾将此意同。


相关内容11:

村居 其二

素梅 其一

偶成 其四

秋夜偶成 其一

漫兴 其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红梅 其八
    洞天窅窅无人到,白日丹光出树林。仙子竟忘食玉法,笑迎春色绿云阴。...
  • 春晚客怀 其七
    贾谊治安策,虚劳渎圣明。人民正凋瘵,豺虎恣纵横。白水沈南国,青山没上京。吾儒无可奈,老泪向......
  • 漫兴 其五
    一说妖氛起,生民欲断魂。村墟空壁落,市井变营屯。尽道无生计,谁为奉至尊?吾居更萧索,事业不......
  • 慈孝寺饯子敦席上奉同孔经父八韵
    日永知槐夏,云黄喜麦秋。同朝国士集,赐沐吏功休。只园冠盖地,清与耳目谋。晴云浮茗椀,飞雹落......
  • 游张公洞
    古洞深沉白昼间,烟霞出没绝尘寰。落红满地花初歇,啼鸟一声春自闲。丹灶苔荒仙去远,松坛月冷鹤......
  • 闺晚
    红裙委砖阶,玉爪朱橘。素臆光如砑,明瞳艳凝溢。.调弦不成曲,学书徒弄笔。夜色侵洞房,春烟透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