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8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代  苏辙  

月缺年何久,龙飞事一新。
追崇名号正,同祔礼容均。
凤翣低迎日,龙輴细起尘。
都人知舜孝,拥绋尽沾巾。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翻译及注释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缺年何久,龙飞事一新。
追崇名号正,同祔礼容均。
凤翣低迎日,龙輴细起尘。
都人知舜孝,拥绋尽沾巾。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皇太后的追思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皇太后去世后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敬仰和对她的丧失之痛,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太后追尊的期望和对她在人们心中地位的肯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皇太后去世后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皇太后的深深怀念之情。诗的开头两句"月缺年何久,龙飞事一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月亮的圆缺象征着时光的消逝,龙的飞腾象征着朝代的变迁,暗示了皇太后的离世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世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追崇名号正,同祔礼容均"表达了对皇太后追尊的期望和对她在人们心中地位的肯定。诗人希望皇太后的名号能够得到追崇,她的地位应当得到应有的认可,人们应当一同悼念并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

后两句"凤翣低迎日,龙輴细起尘。都人知舜孝,拥绋尽沾巾"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皇太后的敬仰和对她的丧失之痛。凤翣和龙輴都是朝廷重要的礼器,诗中的描写使得整个仪式显得庄严肃穆。最后两句以都人知舜孝,拥绋尽沾巾来表达人们对皇太后孝道品德的赞美,也表达了人们对皇太后的深深缅怀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皇太后的离世和人们对她的思念之情,通过对仪式场景的描写和对皇太后德行的赞美,表达出对皇太后的敬仰和对她地位的肯定,展现了作者内心深深的感慨和对皇太后的深深怀念之情。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huī zūn huáng tài hòu wǎn cí èr shǒu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yuè quē nián hé jiǔ, lóng fēi shì yī xīn.
月缺年何久,龙飞事一新。
zhuī chóng míng hào zhèng, tóng fù lǐ róng jūn.
追崇名号正,同祔礼容均。
fèng shà dī yíng rì, lóng chūn xì qǐ chén.
凤翣低迎日,龙輴细起尘。
dōu rén zhī shùn xiào, yōng fú jǐn zhān jīn.
都人知舜孝,拥绋尽沾巾。


相关内容11:

夜泊牛口

春旱

久旱府中取虎头骨投邢山潭水得雨戏作

送交代刘莘老

求黄家紫竹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前呼后应行相従,山头谁家有遗烛。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
  • 和王适新葺小室
    向日堂东一室存,竹为窗壁席为门。心如白月光长照,气结丹砂体自温。饭软莫嫌红米贱,酒香故取泼......
  • 吕希道少卿松局图
    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水深不可涉,上有横桥渡。溪外无居人,磐石平可住。纵横远山出,隐见云......
  • 次韵毛君见督和诗
    新诗落纸一城传,顾我疏芜岂足编。他日杜陵诗集里,韦迢略见两三篇。...
  • 所寓堂後月季再生与远同赋
    客背有芳藂,开花不遗月。何人纵寻斧,害意肯留卉。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猗猗抽条颖,颇欲傲......
  • 上元夜
    新春收积雨,明月澹微云。照水疏灯出,因风远乐闻。天涯仍有节,人事竟何分。卖酒真拘束,何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