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游宝莲寺分韵得尘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冯时行
2025-09-04

游宝莲寺分韵得尘字

宋代  冯时行  

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
清心钟磬响,远迹簿书尘。
晚日池边迥,秋风杖履亲。
频来一樽酒,不畏老僧嗔。

游宝莲寺分韵得尘字作者简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游宝莲寺分韵得尘字翻译及注释

《游宝莲寺分韵得尘字》是宋代诗人冯时行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游览宝莲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心境。

诗意:
诗人游历宝莲寺,踏上一条通向青山的小路,感受到了青山的静谧与美丽。宝莲寺是一个清幽宜人的地方,可以遇见更多令人愉快的人。在这里,诗人的心灵清澈如钟磬的声音,追溯着遥远的足迹,记录着岁月的尘埃。傍晚时分,夕阳的余辉映照在池塘边,景色格外宜人。秋风轻拂,诗人手拄杖,脚踏履,亲近自然。他常常前来,带着一瓶美酒,即使老僧责备也不畏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游览宝莲寺的场景,表达了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愿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高洁境界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诗人通过描述青山和宝莲寺的美景,以及清心、远足和品酒的行为,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喜爱和向往。他将自己的心境比作清心的钟磬,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诗人游历过的地方和留下的足迹都被记录在簿书之中,显示了他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和深沉的情感。傍晚时分的池塘和秋风,为诗人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他手拄拐杖,脚踏履,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人频繁造访宝莲寺,带着一瓶美酒,即使老僧责备也不退缩,表达了他追求自我享乐和追寻内心宁静的坚定决心。这种不畏惧世俗压力和坚持自我信念的精神,体现了宋代文人在尘世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追求。

总的来说,《游宝莲寺分韵得尘字》通过对宝莲寺的描绘和对自然、内心的感悟,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诗意。诗中融入了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趣和精神追求。

游宝莲寺分韵得尘字拼音读音参考

yóu bǎo lián sì fēn yùn dé chén zì
游宝莲寺分韵得尘字

lù chū qīng shān jìn, zhāo tí gèng kě rén.
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
qīng xīn zhōng qìng xiǎng, yuǎn jī bù shū chén.
清心钟磬响,远迹簿书尘。
wǎn rì chí biān jiǒng, qiū fēng zhàng lǚ qīn.
晚日池边迥,秋风杖履亲。
pín lái yī zūn jiǔ, bù wèi lǎo sēng chēn.
频来一樽酒,不畏老僧嗔。


相关内容11:

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扇二十四首
    含笑殊名缥与缃,就中晕紫最芬芳。纤枝小摘涓涓露,鼻观须参著肉香。...
  • 山居杂诗九十首
    朝来一无风,秋暘剧炎锐。当年屏翳动,松竹发清吹。风岂怜我老,飘萧翔异气。泠然濯烦襟,苏息殆......
  • 山居杂诗九十首
    种杏三年实,种桃一栽花。花实固可乐,为农本桑麻。功成不占地,改植常可夸。要是农须学,作略自......
  • 山居杂诗九十首
    随春动草木,微和入池阁。群芳争妍媸,红翠媚寥廓。一枝姑到眼,万态便如昨。春深风雨来。固已任......
  • 遗夔门故书
    蜀江迸出岷山来,翻涛鼓流成风雷。掀天斡地五千里,争赴东海相喧豗。白盐赤甲当道路,呀然拒之欲......
  • 山居杂诗九十首
    范仙最所长,画牛诚绝笔。围模大小定,毛孔不少失。膊腕与腹胯,一牛动数日。惟我颇得之,卧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