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史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昌龄
2025-07-18

赠史昭

唐代  王昌龄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赠史昭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赠史昭翻译及注释

《赠史昭》中文译文:
东林月未升,
东方的树林中,月亮还没有升起,
廓落星与汉。
星星散落在天空,如同水中的星宿。
是夕鸿始来,
这个夜晚,雁群刚刚飞来,
斋中起长叹。
我在斋室中叹息长久。
怀哉望南浦,
深情怀念南方的港口,
眇然夜将半。
眼神模糊,已经接近夜晚的一半。
但有秋水声,
只有秋水的声音,
愁使心神乱。
忧伤让我心神不宁。
握中何为赠,
我手里拿着的是什么送礼物,
瑶草已衰散。
瑶草已经凋零消散。
海鳞未化时,
大海的鱼鳞还没有蜕变,
各在天一岸。
它们各自在不同的岸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给史昭的赠别诗,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诗中以月亮、星星和鸿雁等自然景物来描绘离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悲伤和思念之情。月亮未升、星星散落、鸿雁归来等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生的变迁,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诗人在斋室中叹息长久,通过描写内心的痛苦和迷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别离的痛楚之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海鳞变化和岸边的景象,暗示了离别和相聚的两种境遇。握中的赠礼已经凋零散去,象征着离别之情已经无法挽回。而海鳞未化,各在天一岸则昭示着相聚的希望和未来的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厚感情和对别离的痛苦之情。诗中的自然景物和象征意义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厚的诗意和情感,从而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触动和思考。

赠史昭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shǐ zhāo
赠史昭

dōng lín yuè wèi shēng, kuò luò xīng yǔ hàn.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shì xī hóng shǐ lái, zhāi zhōng qǐ cháng tàn.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huái zāi wàng nán pǔ, miǎo rán yè jiāng bàn.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dàn yǒu qiū shuǐ shēng, chóu shǐ xīn shén luàn.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wò zhōng hé wéi zèng, yáo cǎo yǐ shuāi sàn.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hǎi lín wèi huà shí, gè zài tiān yī àn.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相关内容11:

太学贻张筠

小敷谷龙潭祠作

送裴郎中贬吉州

送朱大出关

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宴南亭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楚客共闲饮,静坐金管阕。酣竟日入山,暝来云归穴。城楼空杳霭,猿鸟备......
  • 送姚八之句容旧任,便归江南
    故人还水国,春色动离忧。碧草千万里,沧江朝暮流。桃花迷旧路,萍叶荡归舟。远戍看京口,空城问......
  • 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
    天上移将星,元戎罢龙节。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沧洲浮云暮,杳杳去......
  •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自从三湘还,始得今......
  • 闺情
    日暮裁缝歇,深嫌气力微。才能收箧笥,懒起下帘帷。怨坐空然烛,愁眠不解衣。昨来频梦见,夫婿莫......
  • 小山歌
    人说淮南有小山,淮王昔日此登仙。城中鸡犬皆飞去,山上坛场今宛然。世人贵身不贵寿,共笑华阳洞......